家长失信卖房送女儿留学 终尝恶果

发布时间:2011-12-6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家长作承诺千万不要随意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承诺出于情绪化,是率性而为,随口作出“好好好”的承诺。而孩子理解的是你答应了我,就当了真。当承诺不能兑现,孩子就会出现情绪。这时,小西的家长没有和孩子进行耐心、平等的探讨,反而动手打了孩子,而且是在公共场合,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家长面对孩子的请求,要面对现实,量力而行,一旦承诺了,就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任;当出现了无法兑现承诺,孩子耍赖的情况,一定要做到平等沟通,向孩子说明情况。例如和孩子探讨出国对经济、自身的要求,让孩子自己权衡利弊。

    爸妈不卖房供她留学了

    女儿要和他们冷战到底

    “呜呜呜……我爸爸,他居然打了我!”9月17日上午,张境倍接到一个热线电话,一个女孩正在电话那头大声哭泣。女孩叫小西(化名),家住在渝中区,在一所非重点中学读高二。

    小西哭着说:“高一入学不久,一次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散步,跟他们提到想出国读大学的事情。当时我问:如果我想留学,你们支不支持我?”小西说,当时爸爸妈妈听了很高兴,认为自己有理想,还说要支持自己出国深造。当小西提出家里条件不好,留学的钱从哪里来时,爸爸妈妈很干脆的提出,就算把家里唯一一套住房卖了也要供她出国留学。

    虽然是茶余饭后的闲聊,小西却把爸爸妈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直到高二开学,小西开始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填写申请表格,为以后出国做准备。

    9月17日周六一早,一家人到公园游玩时,小西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最近正在网上收集出国信息。这时,父母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

    “他们出尔反尔,不支持我出国,还说我不懂事。”小西边哭边说,当时她和妈妈在公园争吵起来,妈妈说她不用功搞好学习成绩,整天把心思花在出国这种不现实的事情上。小西就指责父母说话不算数,和妈妈激烈争吵中,爸爸在公园里打了她两巴掌。

    一提到爸爸在众目睽睽下打了自己,小西泣不成声。张境倍发现,整个事件的矛盾起源是出国留学,她问小西为什么想出国留学,想出国学什么专业?

    小西说,自己也不知道可以学什么,对于留学的具体情况也不了解。小西说,高一自己成绩中等偏下,没有突出的学科,考虑到国内竞争太大,自己考一本无望,又不甘心在国内的二流大学混下去。当她看到现在这么多人出国留学,自己又羡慕国外宽松的环境和教学方式,就坚信出国是自己最好的出路。

    张境倍问:“可现在家里的条件你也清楚,父母态度也很明确,不会卖房给你出国,那你怎么打算呢?”

    小西告诉她,爸妈不愿卖房让自己出国,她也没办法。自己决定努力学习,一定要考到外地,从此再不会回家,“家里没有我想要的温暖,爸爸妈妈承诺过的事说反悔就反悔,我要跟他们冷战到底。”

    小西有出国的意愿,有这样的目标是好的。但现实是父母如果为了你卖掉房子,让你出国,而父母住进出租屋,为你的留学费用加班打工,你愿意吗?在想象出国好处的同时,孩子们应该实际评估自身和家庭条件能否支持,出国留学对于自己是不是最合适的深造道路。孩子们应当学会在生活中体谅父母,观察父母的辛苦。


    据了解,学生选择留学原因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出去深造学习先进知识,一种是想出国镀金拿文凭,还有一种是逃避现实。但在重庆,想出国学习深造的学生仍占大多数;只有少部分学生为了逃避高考,或者单纯向往国外宽松的教育模式而选择留学。

    留学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把到国外留学想成身心的全面释放,在国外读书不但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承受得了文化差异带来人际交往上的问题。如果没有通过心理这道关,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另外,市教育学院教育社会学专家何森林说,学生出国一定要权衡利弊。比如,年龄太小的初中生或小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还不成熟,如简单地交给国外的教育机构或者托管机构,是远远代替不了父母的。孩子在成长中,生理、心理上都会受影响。

    建议出国留学的学生,不要舍本逐末,忽视基础知识;再者要学会对终生起作用的学习方法、理念。在学术上,学生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一定要跟国内结合,否则回国后就不一定能派上用场

文章:“家长失信卖房送女儿留学 终尝恶果”正文完
  • 下一篇文章:
  • 《家长失信卖房送女儿留学 终尝恶果》的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