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国以后会和你父母在一起吗?”小号趴在沙发上,用她地道的英语问我,我愣了一下,没能马上答上来。那天道别的时候,小号第一次久久地站在家门口,我朝她招手,但她确只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当你和朋友道别的时候,你通常会被问道:“你是一个人去那儿吗?”,“你在那儿有朋友吗?”?
年少轻狂的我们似乎都默契地将父母排除在个人奋斗之外。但这对小号这样的孩子来说大概是不可原谅的了。
小号是一个被英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女孩,今年6岁,2岁的时候被一对中产阶级的英国夫妇领养到伦敦。她是上千名被英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孩子中的一名。
母爱之桥
母爱之桥是一家在英国注册的慈善机构,由中国女作家欣然于2004年在伦敦创立。机构的宗旨是传播中华文化,帮助散落全世界的中国儿童了解他们的文化之根。我于2006年11月加入母爱之桥,随后开始负责一个国内儿童到英国的巡回表演项目。
在母爱之桥打义工让我有机会结识这样一群英国社会的中国群体,然而这个群体与英国的土生华人群体又有所不同。首先,他们的父母是英国白人,而土生华人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华人;其次,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还比较年幼,大多数在7岁左右,这大概与中英两国的领养政策的开放时间有关;这些孩子都来自中国的内陆城市的孤儿院,也就是中国的弃婴,所以基本上都是女孩。
这些特点导致这个群体将呈现出与英国土生华人不同的生活面貌和社会需求。例如,她们的思维将更加西化,她们还将更多地面临周围同龄孩子的疑问,她们将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持。她们生活在华人,土生华人和西方人之间的中间地带。
这些中国女孩将如何成长?她们真的像大多数人想象的是命运的宠儿吗?她们需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吗?她们有一天会质疑自己的身份吗?母爱之桥希望伴随她们的成长,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与母爱之桥
我和母爱之桥的结识是在一次欣然举办的派对里,欣然对推广中国文化在海外发展的热情和她感人至深的《中国女人——不为人知的故事》(The Good Women of China: Hidden Voices)一书,使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充满爱心的群体。
母爱之桥作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大陆成功人士建立的慈善机构,在那里共事的人们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以及在英国生活的中国大陆人士,因此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说普通话,感觉很亲切。
在母爱之桥担任项目经理的半年里,我学到了许多项目管理的知识。我所负责的项目也从最初的纸上框架,一步步走向成熟,现在已经进入了实施的阶段。
2007年的4月,在母爱之桥的推荐下,我被录取参加一个由欧盟社会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与肯顿义工社团(Camden Voluntary Action)组织开办的,为期一周的项目管理培训班。
在这紧凑的一周里,我不仅学到了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要点,得到了由欧盟项目管理协会颁发的项目管理初级证书,还结识了许多其它慈善机构的同仁,其中有来自伦敦非洲妇女联合会的主席,肯顿社区服务的项目管理人等等。在慈善机构工作的人都非常有工作热情,希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人;看到他们的工作激情,就看到了社会慈善事业在英国发展的欣欣向荣。
关于被领养的中国孩子的思考
我们都认为中国的孩子需要中国的文化,这不光是因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是因为我们的黑眼睛和黄皮肤。但我们有没有问过这些中国女孩,她们自己需不需要中国文化?
我周围有一个例子:一个英国家庭里长大的中国女孩,今年11岁,她讨厌一切中国式样的东西,她拒绝学习汉语。这也许只是一个阶段的逆反,最终她将会有自我回归的需要,但我认为这种逆反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值得深思。
到底她们需要哪些中国文化?怎样引导她们去接近自己的文化,又不至于影响她们的心灵成长?
大多数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都保留了孩子的中文名字,并且希望将来带她们去重游故土。一位美国的单身母亲曾带自己的中国女儿露露重游家乡芜湖,并且写成了一本书,名叫《芜湖日记——女儿露露的秘密》(Wuhu Diary: The Mystery of My Daughter Lulu)。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深情洋溢纸上。
这些女孩们成长的过程中又会有哪些烦恼呢?这些孩子有着无限的秘密,她们将有属于她们自己的独特人生,我深深地祝福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