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读硕士

发布时间:2011-9-6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与香港的缘分似乎很早就开始了:小学时最喜欢的歌曲是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中学时第一次听到艾敬《我的1997》,竟热泪盈眶。1997年7月1日,我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整场直播;2005年本科临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去香港读书。

  我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选择香港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四时我像所有同学一样,面临考研、出国、工作等等选择。举棋不定的时候,无意中了解到香港高校正在国内选拔硕士,于是拨通了江苏招生处的电话。没想到第2天就是首轮申请的截止日,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让我兴奋了一夜。

  一个月后,我接到了城大的面试通知。面试用英文进行,考官是一位很儒雅的教授,紧张的情绪在他的笑容中慢慢散去。因为人数较多,轮到每个人的时间只有10分钟,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第一次和香港老师有了交流,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甚至开始想像自己在香港学习时的课堂景象。怀着对香港的向往,2005年9月1日,我搭乘东航从上海飞到了香港。

  我就读的大学是香港城市大学,是由香港政府资助的8所大学之一。虽然城大成立于1984年,但是在200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2003》中,城大在“大中华地区前10名大学”中已经排名第7了。我所在的系是MEEM(全称:制造工程和工程管理),主修的专业是工程管理。学习虽然刚刚开始,但我却在这短短的20多天里有了很深的感受。

  沟通是一种力量。我就读的专业除了有应届的本科生继续修这个硕士学位,还有很多已经就业的工程师用业余时间和我们一起学习。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职学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性建议,而我们学到的新技术和理念也可以给他们启发。更重要的是,他们很了解香港,也愿意帮助我们了解香港,而我们也给了他们有关内地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习惯“预约”。在香港学习,我真切地领会到“预约”无处不在。尽管这里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光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就有座位1800个,计算机服务中心里有15个机房,每个机房有10-66台电脑,每4台电脑连一台打印机,还有综合运动馆中有羽毛球馆、乒乓馆、壁球馆等…

  但是,由于城大处在九龙塘的繁华地区,寸土寸金,所以学校的建筑规模并不大,而各类学生有17,000多人。为了让学校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高峰期出现拥挤,学校鼓励学生预约。我们刚来时觉得上网登记预约很麻烦,后来吃过亏后就乖乖地预约了。比如有一次我们去机房打印课件,发现很多机房在上课,剩下的电脑被预约了,白跑了一趟。后来学乖了,上网填一个简单的预约表格,既做了事情,又节省了时间。当然,预约不意味着霸占,一般预约使用某项设施的时间为一小时,而且你预约的设施持续20分钟没有使用的话,电脑将认为你已经用完。

  今天你看邮件了吗?在城大的网络上,每个人都用一个以学号命名的邮箱。除了学校所有活动的通知,教授有什么要紧的任务也用电子邮件,更重要的是每一门课都有小组作业,一些交流也会用Email完成。我懂得了信息处理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你要用最快的速度意识到对自己重要的信息并处理掉与自己无关的邮件。

  优雅的女博士。Dr.Carmen是一个女老师,香港人。我们不知道她的中文名字,更猜不到她的年龄。她讲课会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如果她有新提议,也会征询大家的意见,没有异议她才去做。Carmen教的课是营销管理,每节课都会有非常多的案例给我们分析。能感觉到她挑选案例时很用心,她尽量选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们都很喜欢她。

文章:“我在香港读硕士”正文完
  • 上一篇文章:
  • 《我在香港读硕士》的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