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暑期活动:找到自己真正特长所在
我相信,我被耶鲁录取,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在十一年级过后的那个夏天参加了一个夏令营。上十一年级那年冬天,我收到一个小册子和一封信, 是一个名叫特路莱德协会(Telluride Association)的组织给我寄来的。信里说由于PSAT考试成绩优异,是参加那一次考试的"全美考生中最好的百分之一",因此有资格申请这个组织举办的夏令营。小册子里有对夏令营的详细介绍--夏令营六个星期,有四处不同的地点可以任学生挑选,其中两个在康乃尔大学,一个在巴尔的摩的圣约翰大学(St. John University) 另一个在俄亥俄州的肯宁学院(Kenyon College),每处参加人数十八名,从每年七八百申请人中挑选出来,除了来往交通费外,夏令营的费用包括食宿,全由这个组织负担。申请手续复杂,要写三篇作文,题目自选,但要对社会或是哲学问题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我读了介绍,了解到夏令营的内容每年都有变换,而当年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是在肯宁学院的项目,名称叫"现代主义的难题",由两个肯宁学院的教授来带领学生们阅读对近代现代文化起到重大影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小册子里还说,这个夏令营在教育界享有盛名,水平很高,以注重思想,紧张亲密的气氛著称。
我寄去申请表以及所要求的作文之后约一个多月,接到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打来电话,说我的作文被初审通过,与我约个时间去面谈。面谈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古典文学系一间办公室进行的,审核我的是那位普林斯顿的教授和一位专程从纽约福特基金会赶来的女士,两位都是这个组织的"校友"面谈的内容就是让我对我写的作文进行更深入的阐述。他们提的问题有的极为犀利,一看就知道对我的作文相当熟悉。后来,与我夏令营其它同学谈到各人面谈的经历,大家都打趣地说那时紧张得话都快说不出来,居然还能硬著头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我从那间办公室出来,人还算镇静,但手和腿都直发抖。
算我又一次走运,居然被这个夏令营录取了。高兴劲自然不必说了。 可当时我也同时被本州的"州长艺术学术"的写作班录取了。这个写作班全新泽西州只收十人,机会也非常难得。我犹豫了两个多星期,问我父母,他们说你自己决定。最后我还是觉得全国性的读书夏令营对我的帮助可能会更大,六月份就打点行装去了俄亥俄。直到现在我还为自己这个决定庆幸。毫不跨张地说,这个夏令营是我高中在思想上的转折点。六个星期里,我就与另外十七个来自全美国各州的同学在名著中打滚。每天九点到十二点上课,下午自由活动,每天阅读三到五个小时,有时一天读一本学术专著。直到现在,我在耶鲁待一年之后,回想起那段时光,还觉得那时的日子好像都是镀了金边的。初次接解这么多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他们关心的事每一样都让我著迷,每天读的书,讨论的问题,其深度都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每一次在饭桌上的谈话,每一次深更半夜挑灯苦读--加缪、波德莱尔、尼采、艾略特、维吉尼亚·沃尔夫、卡夫卡……每天我都面对著一扇扇打开了的窗户和门。呵,我好像是在那时睁开了双眼。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打定主意要上耶鲁大学。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因为夏令营中有一位男生伊安跳过了十二年级,提前被耶鲁大学录取,暑假过后就去耶鲁报到。夏令营的同学们于是发誓,为了能在大学时还在一起,大家都要去耶鲁,争取一年之后在耶鲁会面。而必然的因素,就我因为夏令营的缘故深深地喜爱上了这种人数少、学生之间关系亲密的小研究课,而耶鲁最著名的新生项目"指导学习"就是以这个形式授课,连内容都差不多。
六个星期后,与夏令营的朋友们挥泪告别,回到新泽西州家里,感到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我原来的生活多么狭窄,我原来的见识多么可怜。
顺便说一句,在我夏令营的十八名同学中,最后有六人去了耶鲁,有两人食言,去了哈佛,两人去了斯沃斯摩尔学院,两人去了布朗大学,一人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个人去了芝加哥大学,两个人去了斯坦福大学,剩下两人与我们失去了联系。几乎人人都进了名校,这到底是因为夏令营声誉高使各大学对它的学生特别青睐呢,还是因为它的学生素质本来说高?没有人说得清楚。
七、找到适合你的学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到了十一年级下半年,考完了PSAT和SAT, 就有很多大学的各种各样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画册飞进高中应届毕业生的信箱里。从我十一年那的的二月份开始,直到我高中快毕业了为止,整整一年多,我家的信箱里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封大学写来的信或是寄来的大画册。有的学校比较"斯文",让我如果感兴趣的话,填张小卡片寄回去它再寄材料来,有的学校可毫不客气,不由分说就给我寄来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说明书、邀请函,比如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不知是哪个系统出了毛病, 一模一样的精美大画册竟先后给我寄了四本之多,让我都心疼那些光滑精美的纸张。面对这么多的选择,我简直有些不知所措。我的第一选择当然是耶鲁,但申请耶鲁并无把握,如果进不去,怎么办?此外不定期得留点"安全学校"做后路、作底线。我到底该选那几所呢?于是我找来参考书,详细阅读关于各个学校的各种数据情况。
斯坦福大学太远,普林斯顿大学太近(离父母太近!),虽然会申请,但绝不是第一甚至第二选择。我想要个学习气氛认真的学校,这就筛去了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学院。我更喜欢综合教育而不是预科教育,因为我还不知道我自己未来想选定什么职业,这就筛去了霍普金斯斯大学和宾州大学。我喜欢文科,一定要选个文科好的学校,这就筛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比过来比过去,斯沃斯摩尔学院和芝加哥大学最让我满意,这两所学 院分别成了我的第二和第三选择。 另外,我对西北大学享有盛名的新闻学院一向很感兴趣,所以申请了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有非常优秀的写作项目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所以我申请了普林斯大学;康乃尔大学因为是特路莱德协会的总会据点,该协会又来通知许诺一笔新的奖学金,只要我被康乃尔大学录取就给我,因此我也申请了康乃尔大学;秀丽精致的布林茅尔学院我夏天时曾去拜访,印象不错,因此也申请了布林茅尔学院;而我们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是万一哪里都不要我,留下的别无选择的最后选择;而与其他两万多个学生一样,我也不能免俗地决定申请哈佛大学试试运气。
给以上这些学校的申请材料,我一一作了认真准备,这申请报名费支票都已开好,但后来因为我被耶鲁提前录取而绝大部分都没有寄出。
八、作文:抓住展现自己独特个性的良机
大学申请表所需的各种项目中,让我花时间和心血最多,最重要的一项大概就是学生 作文了。 我知道,对于招生工作人员来说,在申请表的其它栏目,"我"只是一堆干巴巴的数据,只有在这里,我有机会鲜活生动地表现自己,向他或她显示我的性格,显示我作为一个"人"的特点。我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在美国要推销自己,而华人由于文化传统往往过于谦虚,不善于对人展现自己的长处,所以难免吃亏。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我想,即便是美国人,毫不掩饰地大谈特谈自己的优点,也未必就一定能招人喜欢。要充分展现自己,还是要讲究一下技巧。用短短五百到一千个字来妙笔生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显然要动一番脑筋。刚刚开始写时,没有任何主意该怎么写。所有申请表上所出的题目都非常概括--"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最有意义的活动",有的学校更省事,干脆来一句:"题目任选!"这可苦了我,光是想题目就苦思冥想了好几天,要挑典型的、生动的、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含而不露、巧妙地显露出我的特点的……这期间,我在夏令营认识的朋友蒂姆给我寄了几篇他写的作文来,写得幽默生动又有思想深度,更急得我连饭都吃不好,坐在电脑前发愁时连眼泪都掉过。
幸好,最后,灵感还是来了。题目也选好了,就写自己最关心的几件事:第一篇写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诗歌的不同理解,第二篇写我在学校创办杂志遇到困难后,才更理解同样当编辑的爸爸,第三篇就写我在夏令营认识的朋友克利斯和他探索真理的信心和勇气,第四篇写我的英语老师维威斯苦太太怎样教我有深度地思考文学问题。在写了四五篇作文后,我也悟出了几条写大学论文的规律和窍门。一是主题要选好,让你自己心理有数,写这篇作文到底想反映自己什么特点,也让你有发挥和挖掘的余地。例如,我写诗歌那篇作文主要是抒发我对诗歌的热爱,连带著也介绍我喜欢读书、喜欢思考,以及我对我自己成长的认识;而我写创办杂志的那篇作文呢,则主要是写我如何能将理想付诸行动,如何锲而不舍地追求,如何"有领导才能",如何克服困难,以及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对他的理解,等等。另外,与写任何其它的好文章一样,申请表的作文应该写得详细而具体,切忌泛泛而谈。每一个论点都应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我帮助改过一些朋友的作文,里面凡是" 我热爱学习……""我体育很好……""我在钢琴方面从小就显示出了天分……" 这类的话我一律建议他们删去,而改用具体的例子从侧面反映,比如,"我喜欢读书"这句话,既落俗套又乏味,而且有自夸之嫌。如果能用几个小故事来说明,比如怎么因为酷爱简·澳丝汀,晚上关灯后躲在被窝里打著手电筒读书而被父母训斥一顿;或是每年图书馆的罚款总要交好几十元,每年买书的钱是零花钱里最大的开销;或是屋里书架有一次因为书放得太多而突然倒塌差点砸断你的手腕,而你第一个反应不是喊疼而是抢救那些书……等等,都比空泛的叙述要生动有趣得多,可信度也大得多。试想,那些阅读你的材料的招生人员除了一大叠申请表外一天还要读上百篇作文。你有什么妙法让他们不致昏昏欲睡?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是,在作文中最好不要重复你在申请表其它项目已经说过了的信息,比如你得过什么奖,担任过什么职位等等。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篇幅写一些从数据中看不到的你。最后,作文写完之后,一定要给三个以上有经验的人征求意见。这是我得到的教训。有好几次,我反覆推敲,以为已经大功告成,拿给英语教师一读,却找出一堆堆我自己没察觉出来的文法和拼字错误。如果有把这类错误的作文寄到学校去,就显出你写作时马马虎虎,潦潦草草,要不就是你对语言的掌握根本不熟练。千万不要给人留下这种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