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当然好。但要说不去美国,就会被比下去,就会分在下一层,却也未必。杜甫《戏为六绝句》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批判性对待各种潮流,亲近知识的正道,以中美多师为师,自是最理想。若为申请美国大学,放弃高考,将高中的时间都用在考托福和满足美方升学要求上,却只是从中国单师转向美国单师而已。
美国有很多地方好到令人头晕。比如,许多美国人有着比小说更神奇的家族故事。认识一位医生朋友。其祖父在德国纳粹(所谓“国家社会主义”)时期被抓进集中营。作为医生,要给被关者治病,行动相对自由,他设法逃了出来。那时有几个拉美国家开门接纳欧洲白人,祖父逃到智利。1970年智利左派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上台。其父已是医生,一听“社会主义”又来了,打打包就逃到加拿大,然后转来美国。他家三代人,祖父是德语名字汉斯;父亲是西班牙语名字胡安;朋友美国出生,取英语名戴维。在美国,就是不上学,天天混在街上,听各路人等讲讲他们漂流世界向美国的经历,学到的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和历史地理等知识,都比国内十所大学所能提供的还要多十倍。
但美国初等教育有很大缺陷。国内认为美国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位美国同事的儿子是中学辩论队成员。一次,辩论“美国是否应该援助巴基斯坦”,他抽签抽到正方。料定其对手没什么地理知识也不会想到看地图,本人建议他上来就问巴基斯坦在哪里?巴基斯坦西部与伊朗接壤,北面与阿富汗毗邻。美国在阿富汗打仗,与伊朗则有可能打仗,应该尽量跟巴基斯坦搞好关系。结果一招就胜了。你看,反方尽可批判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但是,如果脑袋是空的,没有足够的死记硬背知识,他的批判必然也是空的。
如果心思不在中国高中,就会错失很多知识,特别是有关逻辑和统计的那些今后最有用的数学知识。不久前,笔者在微博上与某旅美学者有过一个回合的交往。《经济学人》中文微博摘录其杂志一篇书评:“美国的社会流动比其他国家更难:丹麦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子女,有四分之三能在成年后摆脱困境;在被认为阶级分明的英国,比例也有70%;而美国却还不到60%。”该学者认为这是北欧制度优越的表现。其实,如果具备中学数学程度,不用拍脑袋就知道那篇书评的论证有问题。
单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之子女有75%在成年后爬出这一群体,甚至都不需要经济发展。假设经济衰退,丹麦收入最高的20%人口之子女有75%因破产而掉下收入最低群体,就会把原来属于该群体的人挤出75%。如果爬出去的75%说明制度优越;那么从收入较高群体掉下来填补空位的人怎么说?爬出者多;则下掉者也多,这是否说明制度低劣?从这样的统计了解社会流动,必须考虑爬出和下掉各种具体情况。与其搞得这么复杂,还不如简单地问:没什么人际关系的新移民子女,要是也有依靠个人努力追求幸福的清教式动机,他们在经济上超越父母的几率有多高?——这就是本人向那位旅美学者所建议的。
从这一角度观察,结论大概会和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新小说《追日》(Solar 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中译本,黄昱宁译)里,男主角的感慨差不多:只有在美国,一个外国人,才能凭着利用太阳能的新点子,从地方政府那里批到一大块地,并且非常顺利地申请到大笔风险投资。
即使知名如《经济学人》周刊,即使扛着为低收入者发声的“政治正确”大牌坊,也不可能比数学更权威。中学数学程度是基础的基础。这个基础没夯实,堆上再多的花花词藻,也是要倒的。学好国内中学所能提供的基础知识,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尽早留学,你仍然可以确信自己确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