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艺术之都——我的海外求学生涯(图)

发布时间:2003-12-4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初到巴黎,骤然发现“巴黎”并不存在。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鳞次栉比的商店,有的只是历尽沧桑的百年老舍。滋养过无数艺术家的塞纳河水在静静地流淌,蜿蜒曲折、如诗如画,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古老都市的历史和沧桑。

4年前赴法留学,一踏上美丽的法兰西共和国的土地,我心中便激动不已,这儿就是巴黎,花都巴黎,孕育过无数音乐家的艺术之都,既陌生又熟悉的塞纳河畔。走出戴高乐国际机场,随着大包小包,东冲西撞的行人,意识到好像发生了什么事。走到出口才知道,地铁罢工,的士爆满,交通瘫痪。等朋友来接,到家已是半夜。朋友夫妇是在法国留学后定居的。又困又累,顾不得再聊,躺下一会儿就睡着了。

一大早楼下有人喊:“吃饭,快点儿,吃完饭送你到地铁。”地铁?去地铁干什么?等我懵懵懂懂地下了车,朋友边利索地开车边说:“混得好以后自然会有很多朋友,混不好一个朋友都不会有,我们来的时候也是这样,行李你过两天找到房再来家里拿。”随手扔给我一张地图,掉转车头而去。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就走了,这……看着密如蛛网的巴黎地铁图,好像是掉在网上的小虫,可怜无助,人海茫茫,不认识一个人,语言又不通,天啊!悲愤,无奈,过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了许多,出国时朋友给了一个电话号码,说有事可找一个在中国驻法使馆工作的朋友。我边找电话本心里边说:“别着急,慢慢找,肯定在。”

我在朋友的安排下暂时有了过夜的地方,接下来便开始了四处找房。先是搬到了巴黎近郊一个华侨家里,房东姓许,在法国自己一人,40来岁,因为失业,在国内的妻子、孩子签不来法国,只有两边跑。他自己住在地下室,把上面一间房租给我住。巴黎的冬天又潮又冷,真像肖邦笔下的钢琴曲《雨滴》,细雨绵绵,如珠似线。我住的房子是半地下室的,墙上一摸一层水气,被子整天湿漉漉的,暖气从没热过,开关在主人屋里,实在太冷就喊上两句,再摸温了点儿,到后半夜又被冻醒。气愤之余,无奈只有找房搬家。

我从巴黎东部的万塞纳城堡到西边的建筑新区,从城南的大学城到城北的圣丹尼,半年共搬了6次家,真像朋友们说的,到了巴黎,都属了老鼠,经常搬家。

终于,法国国际艺术城的入住通知结束了我这段搬迁不定的日子。艺术城坐落在碧波流金的塞纳河畔,对面是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艺术城入住评选标准十分严格,只接受最优秀的艺术家。每年有近2000人申请,只有20人入选。同时我接到通知,法国政府决定授予我当年惟一的一份给中国音乐家的奖学金。

万物复苏,春机盎然。塞纳河水柔绿清美,圣母院的钟声缭绕悠扬。巴黎,这座古老的艺术之都使我接触到众多的西方艺术作品:古希腊艺术的淳朴、现代艺术的纷杂,巴洛克的华美、罗可可的艳丽,戈雅的清隽、米勒的浑厚,德彪西的感悟、肖邦的情思,我在艺术的圣堂中畅游!

文章:“畅游艺术之都——我的海外求学生涯(图)”正文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