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驻英国使馆工作者给我们讲述的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在海外顽强学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坐机关,听电话是一项份量很重的日常工作。在海外,电话更成为留学生与使馆联系的重要渠道。在英国工作的日子里,我不知道接到过多少留学生、留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有的是倾诉,有的是咨询,还有的是求助。他们把使馆当成家,把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当成亲人。
记得一个初冬的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窗外淅淅漓漓下着雨。电话铃响了——“是中国大使馆吗?”一位女士的一句简短的英文问讯。“是的,我能帮你做点什么?”我客气的用英文答复。接下来是一段久久的安静,我依稀可以听到对方在抽泣。我刚要再发问,突然她用纯正的普通话说:“我能够用中文与您说话吗?”我说,当然可以。于是,她急促地自我介绍起来,好像生怕我放下电话似的。这是一位刚来英国不久的留学生,攻读医学博士。初来乍到,住在一个英国人家里,周围没有一个中国人。每天说英文、吃洋餐,与外国人打交道。她哭着对我说,我就是想找个中国人说几句话!还有一次,是夜深人静,三、四点钟的时候。电话铃不停的响。接过来一听,是国内的长途。一对家在吉林的夫妻,一周没有与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取得联系:给她往英国的住处打电话,找不到人;同住一起的留学生也不知道她的去向。十万火急,从外交部查询到我们的电话号码,请求帮助。还有一次清晨,来电话的人说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而且耳熟,是急切地为在英国读书的儿子解决护照的问题。说了没有两句,就快人快语地自报家门,说“我是经常演小品的某某,请你一定帮帮忙”。哦,听得出来,确实是她。
从这一个个电话里,我听到了真诚,听到了关切,听到了焦虑,更听到了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然而在所有这些电话中,最使我难忘、也最使我感动的是这样一个电话:那是1999年2月2日。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登出了一条《她在数学上闪光》的消息,说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女中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事。文章介绍,她的名字叫甘泉,在英国南部一个海滨城市的一所中学就读。她在A级水平考试中得了5个“A”,在英国全国数学竞赛中取得两块金牌;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录取,攻读数学专业。她准备半工半读,来挣得每年所需的14000英镑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她每周在学校做20小时的清洁工,每小时的工资是4.03英镑。每天放学后,她先要擦洗干净楼道、倒空垃圾箱、打扫干净厕所,然后再坐下来学习。她说:“我有时很累,但是我很快乐。我不在乎当清洁工。将来我回国后,有许多事等着我去做,我希望为我的祖国有所贡献。”报纸同时还配发了一张甘泉在清扫校舍的照片。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头带一块花格的三角巾,满脸开朗而自信的笑容,穿着一身工装,手里拿着一个拖把,在楼道里拖地,身边放着一个盛着水的大塑料桶。拿着报纸,我们几个同事议论了起来。“这个小姑娘太棒了,与有些完全靠家里资助、花钱如流水的‘留学生’真不可同日而语。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报纸刊登这件事,主要是攻击牛津、剑桥这些贵族大学学费昂贵,不对平民子弟开放”“每年牛津、剑桥招生考试时,都会有类似的报道”。不管怎么说,能考上剑桥大学,并准备半工半读上学,真是了不起,更何况还是个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女孩。我想,应该与她联系,鼓励鼓励她。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这天晚上,我接到了甘泉的电话。
当对方怯生生地说出“我叫甘泉”时,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太好了,我们正想找你呢!”我祝贺她考上剑桥大学,并询问她学费筹集得怎么样了。甘泉开始向我诉说她的经历,轻声细语,声如其人(其实应该说是“声如其‘像’”,因为我并没有见过“其人”,只看到过报纸上登载的那张照片)。“我原来在青岛市上中学,学校的一位英籍外教鼓励我与现在这所中学联系。这所学校根据我的学业情况,同意每年给我9000英镑的奖学金,资助我到他们学校来学习。我在这所学校已经学习了一年,现在我考上了剑桥大学。我是今年这所学校考上剑桥大学的3名毕业生之一,学校非常高兴。但我实在交不起那么多学费。我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而且身体还不好。”接下来,女孩的声音更低沉了,她说:“我打电话给大使馆,是想告诉您们一件事。我所在的中学为了帮助我能够上剑桥大学,已把我的情况告诉了当地的传媒。当地的报纸、电视都作了报道,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资助。有不少人表示要解囊相助,一位老人已经给我寄来了400英镑。我感谢这些好心人,但是我心里总是有点不安。我怕这么一宣传,使别人觉得我们穷,给咱们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我妈妈一直跟我说,出国学习,要给中国人争气;将来要回国工作。我想,我要好好干,不能给中国丢脸!”她反复说,她没有主动要去宣传这件事,都是学校做的。而且还反复问我,可以不可以这样做?如果不好,如果会给咱们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她马上就去制止。
听着这纯朴的、多少夹杂着一点山东口音的话语,我不禁心潮翻涌,热泪盈眶。多么坚强,又是多么爱国的小姑娘啊!考取了英国最好的大学,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她想到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自力更生;身处异国他乡,在周围的人们解囊相助时,她想到的是不要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不要给中国丢脸,要为祖国争光。这是多么可贵的“自立自强”精神啊!
1999年的秋天,甘泉到剑桥大学去上学了。
我几次到剑桥去,很想见见她。知道她很忙,不想随便惊动她;再加上我也是来去匆匆,所以都没有如愿。2000年底,卸任回国时,剑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送给我一张告别的卡片。在密密麻麻的签名里,我看到了“甘泉”两个字,清秀有力,字如其人。(哦,又错了,应该是“字如其‘像’”。)看着这签名,我真后悔,看来是没有机会见见这位了不起的小姑娘了。但转念一想,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国内的某座高等院校或科学院所,我会见到“其人”。到那时,她当然不可能记得了,但我会跟她讲起那个使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电话。摘自[神州学人] (撰文/包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