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英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发布时间:2008-4-3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读书是件辛苦事,这在英国也不例外。不仅如此,读书的结局与求学前的意愿还有可能背道而驰;读了书并不一定就会有稳定的工作。在英国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直接参加到领取政府救济金的失业大军里去了。书中没有黄金屋,这话一点不假。

说到读书的辛苦,可以从几个数字上得出点概念:英国的A水平(A Level)考试相当于我国的高考。其中的通过率约为30%,就是说只有30%的高中生可以获得上大学的资格,而且只有其中70%左右的学生最终可进入大学深造,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家庭的经济能力。家长要为学生支付上学所需的各种费用。这个费用一般在每年五六千英镑的水平上。

对于那些上了大学的学生来说,毕业也不是件简单的事。由于传统的原因,英国的教育机制颇有些淘汰性的意味,每年总要有人毕不了业才可显出教育的高深。对于学理工科的是这样,对于学习文学、艺术、医学等就更是如此了。

好不容易熬过三年,得了个毕业文凭,前景也并不怎么光明。英国的失业率在欧洲国家内虽不是最高的,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仍大有人在。我认识的人中就有毕业两年后还没找到工作的。于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就干脆接着再读下去,从学士学位到硕士学位,这又要付出每年六千到一万多镑的学费。尽管又受到了更高一层次的训练,但待其毕业时,工作的事还得费一番周折。

我在伦敦读书的几位同班同学就是这样的结果。学习时很辛苦,很用功,毕了业更辛苦,更用功。烦恼的种类虽有不同,但劳其心志这一实质却没什么两样。不得已,一位英国老兄移民去了新西兰,另一位去了南非,还有一位小姐来了香港,都没在其本国内找到位置。

读书不易,找工作难,放弃工作求学就更令人难以承受,于是分时教育(Part time)就变得极有必要了,这样就解决了那些有工作又不愿丢掉工作,但同时又想上学深造的人的一些烦恼。一年的书两年读。时间虽长了一倍,但起码不会丢掉饭碗,也省去了重新找工作的烦恼。因此这种延长学习时间的课程在英国大学里很普遍,尤其对硕士以上学位更是如此。

中国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人相对少一些,这方面的矛盾与竞争看上去似乎小一点儿,但其实也不尽然。高考的艰辛较之英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逐渐开始不包分配,使毕业后的求职演变成名副其实的激烈的战斗,即使对于取得国外学位的人来说,一旦回国,就会立刻领略这里的天高地厚了。就象一滴水从地上升腾到空中,又变成雨点落到大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重新适应是不可避免的。如偶遇某单位招贤纳仕,那就是天大的造化;假若该处风气不正,人浮于事,去了也就等于变相失业,那个心理上的平衡点是要重新找回来的。当然,机遇是永远有的,但黄金屋却未必有。

开出租车的"绅士"们

如果说伦敦城区以其从维多利亚时期保留至今的,造型美观而独特的建筑为典型的话,那么,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典型人物之一则是那些开出租车的老先生们。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伦敦的小汽车出租业是效率颇高的行业,它的服务意识及职业道德既为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增加了交通的便利,又在潜移默化中增添了人们对这个民族的精神及道德风貌的好感。 首先,大街小巷中穿梭般往来的出租车不但数量多,而且都非常新;车子大而舒适并有足够的空间可在车内放置个人物品,根本无需放在后面的工具箱内。车辆都保养得很好,擦洗得干干净净,即使在风雨中也常常保持着洁净的面貌,给人以一种舒适而安全的感觉。

其次,出租车的颜色只有黑色和深红色两种,非常醒目。再加上其特有的老式车型,极易辩认。

据了解,在伦敦能开上出租车是很不容易的。在正式领取开出租车的执照之前,要连续三年,每年6次参加各种培训及考试,内容涉及驾驶、交通法则、道路地理情况及人文历史等旅游知识的考试。只有30%的人能够通过。

最令人难忘的是这些开出租车的司机们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先生。其最大的特点是谈吐幽默,待人和气,颇有绅士风度,再加上衣着整洁,让人很难将其与开出租车这个职业联系起来。而且尽管他们年事已高,却都有着极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鲜有挑客或为多赚钱而开车绕弯的现象。

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一次我因事急而乘出租车,司机开车后我发现所走的道路似有绕弯之嫌,就婉转问其原因。他立即解释说因前方修路只能绕一点路走。同时申明收费与正常道路状况时相同。这一说搞得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似乎有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 出租车在各个国家都有,其功能也都彼此相同。但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开车人的行为举止则关系到一个外来人对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及至一个民族的最初印象,是一个民族物质及精神文明对外界的 体现。但愿我们的出租车司机们也能多一点礼貌和幽默,多一点知识和服务意识,少一点粗鲁和愚昧,少一点欺诈和野蛮,使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民族名实相符。

伦敦的酒吧

英国人喜欢喝啤酒。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找到酒吧。从其特色各异的招牌上可以看出,很多酒吧已经营一百多年了。虽说近年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不怎么景气,可酒吧的生意却始终是顾客盈门。

几乎所有的酒吧都装修得古色古香:厚重的橡木桌椅;雕花的门窗和楼梯栏杆;磨花的大玻璃窗面;暗褐色的、油漆得铮亮的吧台以及那一排排亮晶晶的杯子。啤酒杯又高又大,一杯差不多就可以装一瓶啤酒。酒吧是几乎每个伦敦人必去的地方,而喝啤酒则是伦敦人的传统习惯之一。

老友重逢,去喝几杯,冰凉的泛着泡沫的桔黄色液体在杯中漾着,互致问候,酒助谈兴,使相逢的喜悦更加高涨;同学或同事相聚,去喝几杯,热烈的气氛中,初次见面的生疏、工作中、交往中的隔阂,很容易地就被化解了。就是一个人去也无妨,可坐在吧台上,与酒吧的小老板或邻座的陌生人随便谈点什么,以解除心中的烦闷。因此喝啤酒是溶入那个社会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 英国人,尤其是伦敦人给人的初次印象是:不苟言笑,行为正统。似乎不怎么容易接近,待人接物似乎也少了点热情而多了点礼貌。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印象才有了改变。其实英国人是挺友好的,只是他们一般要对陌生人先进行一番观察和判断而已,一旦和你熟悉起来,他们才会慢慢显露出自己的热情来,而啤酒馆恰恰象一道催化剂,可以帮助人们迅速缩短双方心理上的距离。 我初到伦敦时,和几个初次见面的同学相约去了一家叫"莎士比亚"的酒吧,其内部陈设和装饰颇具英国特色:沉重而典雅。当我正在为选哪种啤酒而犹豫时,一个在英国BBC广播公司工作的英国同学已为我买好了一大杯吉尼斯黑啤酒,并介绍说这种又黑又浓的啤酒产自爱尔兰。我试了一下,果然不错。其味道微苦,口感浓郁,有很强的饱腹感,特适合于在饭前有点饿的时候饮用。经此一试,我们之间的距离自然缩短了许多,聊天也就由机械的应答转为海阔天空的、无拘无束的神侃了。下一轮我又给他买了这种啤酒,我们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也就从这个酒吧开始了。后来我还专门请人从国内给他订做了一套毛料中山装。没想到这种在国内已不再时髦的服装竟得到他的青睐,他还答应一定寄一张穿这身衣服的照片给我呢!

英国人常在工作之余去酒吧,喝几杯;聊聊天;谈点轻松的事;交换一下信息,一天快节奏的工作的疲劳和烦恼也就在暖融的气氛中消散了。再说去酒吧的费用并不高,一镑多一杯啤酒,按伦敦的收入水准,谁都承受得起。这大概就是伦敦有那么多酒吧而且似乎生意一起不错的原因吧!

野生动物属于女王

说英国的野生动物均属于女王,并不意味着那天上飞翔的鸽群,泰晤士河中闲游的野鸭真的就是女王的私有财产,而是一种保护的概念。说明在该国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能伤害。

我在伦敦学习时,曾在晚间新闻中看到过这样的一组镜头:在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上,汽车堵塞,排成了长龙。原因是一只白天鹅在前面的路面上卧倒休息,致使堵塞了道路的交通。起初是前面几辆车一起鸣笛,试图驱走它。谁知它并不买这些人的帐,扬着高傲的脖子,走了几步后就又躺下来继续它的好梦。不得已,人们只好求助于巡查的警察。警察们也不敢怠慢,但又必须清理出道路来,最后只好两个人抬着那只大天鹅,将其用车带到一处湖边的林地放掉,才算是解决了这个交通堵塞问题。由此可见这个民族对野生动物的宠爱之深以及其保护大自然的细致与耐心。

在伦敦这个国际性大都市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随处可见,其中心区的匹卡地利广场简直就是一个鸽子的世界。你一旦买上一小包玉米粒,成千上万的鸽子就从四面八方飞来,落在你的肩上,手上,甚至头上,抢着,叫着争吃的,没有丝毫怕人的意思,这已成为该城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使得大批游客流连往返,自得其乐,自然也乐坏了那些出售玉米粒的小贩们。

当游人游览该城著名的海德公园时,除了可参加设在讲演角的自由辩论外,还可以站在泛着涟漪的湖边看天鹅戏水。只要你向空中扬起面包屑,立即就会有成百上千的水鸟、野鸭、大雁向你游来,人也就自然地成了这个怡人景色的中心了。

我觉得最令人陶醉的就是在明媚的阳光下,坐在泰晤士河畔长凳上看过往的船只。这时总会有几只羽毛洁净的大雁步履蹒跚地向你走来,有的干脆也趴在凳子旁,和你一起分享那一份闲情逸志。

一个国家或民族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反映了其对未来,对后世子孙的关注态度。虽然似乎没人愿意承担一个遗害后人的骂名,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做法应该足以引起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

当我们为了赚钱而不假思索地将废水废物排入江河湖海时,是否想到过那些人类的朋友的处境,其实,伤害人类的朋友到头来就是伤害人类自己。而保持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为人类自己创造一个逸人的生活空间。

文章出处:留学第一站

文章:“在留学英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文完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