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冷暖自知

发布时间:2010-8-11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来自武汉的李博畅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两年前,他离开家人和朋友,远赴德国卡塞尔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他的经历颇似一部描写留学生生活的电影——《我自己的德意志》: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对自己、对祖国、对陌生的异乡也有着很多思考和感触。

●培养坚毅性格

“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有打工的经历,我也不例外。”李博畅说。去年冬天,他在黑森州一个小镇上的圣诞市场打工,负责为老板推销台布。恰逢圣诞节前后,每天来店面的顾客络绎不绝。没过几天,李博畅就遇到了一个麻烦:寒潮来袭,气温下降,生意冷清了许多。但李博畅依然要守在店面里。“房间里连取暖的设备都没有,只有头顶上的电灯有些许热气。”李博畅回忆说。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博畅在小镇上咬牙坚持了10天。“这段经历让我感到欣慰,我的‘耐磨性’又增加了。”在李博畅看来,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毅的性格和强大的内心。

虽然有些颇为“辛酸”的经历,但李博畅也坦言,在自己的留学生活中,更多的是愉快的回忆。作为一个铁杆足球迷,李博畅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参加过大学里的足球比赛。“我们的对手都是来自德国或者西班牙这些足球强国的学生,”他笑着说,“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技战术水平,我们都远远不如他们。”虽然输球的滋味不好受,但是这些活动也让李博畅更快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也收获了很多朋友。

●“我眼中的德国人”

“德国人的理性和严谨令人尊敬。”李博畅说。德国人的严谨在他们的公共交通上就有体现:火车、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都是严格按照精确到分钟的时刻表运行。“只要买好票,再戴上一只走时准确的手表,想去哪里都没有问题。”

尽管德国人在多数时候以冷静严肃著称,但有时他们也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李博畅参加过德国著名的慕尼黑啤酒节。他回忆说,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德国人都喝得面放红光、东倒西歪。

最让李博畅感慨的,则是德国人对于历史的直面和反思。一个德国朋友告诉他,德国的儿童从小学开始就系统地学习二战历史。在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述纳粹的发展和终结,并带领学生用社会实验、遗址参观等方式对纳粹产生的原因和纳粹造成的灾难进行深刻地讨论和反思。

●“我一定会回到中国”

“在德国的这段时间,我一直试图融入德国社会,同时也试图传播中国文化。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方式。”李博畅说。在他看来,每个留学生都应该抓住各种打工和实习的机会,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这样不仅可以赚取生活费、提高德语水平,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和经历。

李博畅同时强调,在这些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中国留学生首先应当注意保障人身安全、维护自身利益。更重要的是,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到了国外我才感受到,对祖国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已经真真切切地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李博畅严肃地说。

“我在德国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论我们在国外如何打拼努力,都不可能获得跟国内一样的归属感。”正因为这样,在德国这两年来,他对祖国的思念越来越强,也更加关注祖国的点点滴滴。每当他看到关于中国的新闻,就会感到特别亲切。“不管我在德国生活多长时间,我一定会回到中国的!”(杨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留学生活冷暖自知”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