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迅速升温,各国留学生纷纷来到中国学习。他们是如何喜欢上汉语,又是如何来到中国学习,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状况怎样?日前,记者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9名外国留学生进行了交流,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米佳、基里尔(均来自俄罗斯,互派交流生。)
我们是双胞胎,同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习。2006年9月,我们作为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交流生,一起来到二外学习,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在莫斯科,我们学过5年汉语,来中国学习是我们的梦想。最喜欢口语课,在北京学习口语很重要,学习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口语水平。来北京之前,有很多话不知怎么说,像“互不侵犯、战略合作伙伴、茶壶、茶碗、勺子”等。
这里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条件都很好,有同学比较过,二外住宿条件应该是最好的。
我们很喜欢旅游,先后去了上海、西安、南京、无锡、青岛、杭州、苏州等地,还要去昆明。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看了西安的兵马俑、南京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才更深地了解了中国。所以,有人只到过北京就说认识、了解了中国,我们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6月学习结束,我们要回国继续读书。今后会用所学中文,或在欧洲或在莫斯科,从事一份与汉语有关的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有机会我们会再来北京。
吉安娜(来自乌克兰,自费本科生)
我16岁中学毕业来到北京,已学习两年半。两年半之前,第一次来中国北京旅游,呆了一星期,喜欢上了中国。回去后总想到中国来学习,父母的中国朋友就联系了二外。完全没有想到,真能如愿来中国学习。之前没学过汉语,一点都不会。开始学习时,听不懂,觉得很难,现在完全听得懂了。上学期还获得了北京市政府一等奖学金。最喜欢中国概况课。我不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而学汉语,只是觉得学汉语有意思。我去过青岛、海南、上海、四川,对中国很感兴趣,喜欢中国人,他们友好、热情。
我期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北京迎接我们国家的运动员。
李受炫(来自韩国,自费本科生)
我在韩国读书的大学与青岛的一所学校是姊妹学校,我被派到青岛培训学习,那时只会不到10句的汉语。1个月后要回国了,我很难受,哭了好几天。老师建议说,你应该去中国继续学习。通过韩国中介所,了解、寻找到有特色的学校,这样就做出自费来中国学习的决定。在北京下飞机坐出租车,听司机说,二外的留学生口语最好,于是来到了二外。开始学习,因为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又远离父母,太自由了,一周只去上一两天课,经常逃学。但二外的老师很“厉害”,像生病了、不高兴了,班主任老师会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老师留住了我的心,我就开始非常努力学习了。在“北京市来华杯留学生演讲比赛”中,我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
在这里学习,二三年级的课很难,学习很辛苦、很累,四年级好多了,但很遗憾学完要离开了。我也不知为什么,就是喜欢中国,特别是上了语法课、文学课后,我慢慢地有一种成为中国人的感觉。毕业后或许回国做翻译、当老师,或许在北京从事电视方面的工作。
安娜、诺斯(均来自古巴,本科生)
古巴政府提供奖学金资助我们来中国学习。第一次看到汉字时,还以为是画。对汉语感兴趣,觉得汉字很有意思。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古巴学汉语的人很少。所以,去年9月来到二外学习。之前在古巴学了一年汉语,感觉很难。在二外,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学好每一门课。最喜欢写作课、阅读课。学成后,想回国做翻译或当老师。
艾杰(来自科特迪瓦,进修生)
因为想学汉语,来到中国大使馆,由使馆推荐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去年9月来到二外学习。第一次来中国学习,感觉学汉语有点“麻烦”、困难,看不懂汉字,听力课也很难。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现在能听懂,很喜欢,学会了非常高兴。我要在中国努力学习,学好汉语。
江遥(来自东帝汶,本科生)
由中国大使馆推荐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去年9月到二外学习。我们同时有3个人来中国学习,在东帝汶有26人参加考试,只有我们3个通过。在这里要学习5年,第一年学汉语,后4年学旅游课。来中国之前,我也在学旅游课。在这里学习,开始看不懂汉字,现在进步了,听力没问题。老师是用汉语讲课,如果用英语,进步就不会这么快。学校开的每一门课,我都很喜欢。
诸葛明(来自法国,自费进修生)
第一次学汉语是1993年。学汉语是很难的,我们常说一个东西很难学,就把它说成像汉语。第一次到中国是1996年,上大学时被学校派到上海交大进行交流。毕业后,1997年来到北京工作。我的专业不是汉语,但有很多机会接触中国人,工作中用汉语很多。现在我用汉语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阅读难,书写也难,因为汉字太复杂。所以来到二外,又回到了大学,来提高阅读、书写汉语的能力。
来到中国,我的感觉,中国就是我的国家,我应该居住在这里,应该在中国生活。我打算继续在中国工作,在中国生活。因为:中国人友好、热情,在这里很舒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很快;中国人的水平在提高,他们的下一代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