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留学陪读”利弊

发布时间:2008-8-21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媒体也都在呼吁:不能自立的孩子,最好不要出国留学!但因为种种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还是不停地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国门去留学。
 
然而,真的把孩子送出去了,家长又不放心了,担心孩子在国外吃得好不好?住不住得惯?学习跟不跟得上?会不会变坏……诸多问题随之而来,许多家长觉得,与其在家里坐着干着急,不如自己陪孩子一起留学,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督促孩子的学习生活。但“留学陪读”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

留学陪读有利于孩子成长

母子陪读签证,是一些国家开放了低龄学生签证,允许未成年孩子来本国学习,但考虑到未成年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安全问题,也为了他们能更好地学习,而向孩子父母开放的签证种类。以前,仅有新加坡开放母子陪读签证。后来,随着中国低龄学生数量的增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也都允许母子陪读,以至于有很多父母利用商务和旅游签证到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来陪伴孩子。

母子陪读,总体来说是对小孩有利的。由于孩子年龄偏小,自控能力比较差,在青春期阶段,非常需要父母的照顾。有些国家,例如新西兰,允许非常低龄甚至是十岁以下的学生来新留学,这必须要有父母的陪同,否则无法想象。而那些刚上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且可能因为异族文化差异,情绪变化比较大,如果没有父母的及时指导,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很多父母在陪读的过程中,不仅照顾孩子的起居,还和他们一起学习,辅导他们的功课,积极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从而使孩子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而愉快。

语言不通与孩子隔阂扩大

不过,留学陪读也出现了很多弊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量的陪读父母由于语言不通,没法很好地与外界沟通,实际上,他们只能把自己限制在家中。而同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却提高很快,他们之间的隔阂逐渐扩大。孩子接触的很多问题,父母不知道如何回应,而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父母也无法解决。

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学校里,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活动,需要父母参与或者发言,而相当多的陪读父母因为听不懂英语,无法融入当地的家长群体里面,即使去参加活动,也像聋子和哑巴一样,这使有些孩子的感觉很不好,一次两次活动下来,和父母的感情就逐渐疏远了。因为父母帮不上忙,孩子也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有些父母感到特别伤心:自己漂洋过海地离开中国,千辛万苦地来照顾孩子,结果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歧视自己、不理自己了。有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在身边,觉得是个累赘,父母什么都不会,让自己很没面子。而父母害怕自己回国后,孩子会放任自流,不好好学习,虽然孩子的表现让他们心里不舒服,还得硬呆着。结果,父母和孩子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思想却有很大的距离。

要做好陪读家长,首先父母要放下“海外文化差异”的包袱。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岁数大了,去学语言没面子,也学不会,根本就不愿意去接触当地社会。这种情况越久,自己和当地社会的隔阂就会越来越大,信息的渠道就会越来越窄,这就造成了和孩子沟通的障碍。而有些家长心态很开放,四十多岁了,照样背起书包去学外语,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这对于教育孩子是非常有帮助的。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章:“低龄留学:“留学陪读”利弊”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