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来芝加哥上学时,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宁宁刚到芝加哥时,英语差到几乎什么也听不懂的地步。有意思的是,走之前,他的父母还给他报了辅导班,整整一年都在为学好英语奋战。
开学后第一次开家长会,我去参加了,老师拿出了孩子考试的成绩表,详细地给我分析了孩子在语言方面所表现的长处和短处。而且,根据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专门派了一个英语老师给孩子辅导。短短一年后,宁宁的英语突飞猛进,老师索菲亚太太的评价是:“非常漂亮的书写,优异的发音和阅读”。
我觉得,宁宁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快速地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中,除了浸入式的语言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拾漏补遗的“过程考核”。美国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过程评价的方式,孩子每次上课的表现,都会被记入自己的档案,日常表现成为最主要的考核标准,阶段测评考试只是为找到孩子的学习弱项,有针对性地拾漏补遗。而国内的英语学习,却陷入为考试而学习的误区。
去年圣诞节放假前,我体验了一次英语考试过程———考试由孩子与白板互动完成,试题是随机抽选的,所有考题只依据学习目标,与老师上课的内容无关。如果孩子在考试中表现不佳,随后老师会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再次安排考试,这样的考试可以进行很多次。
对于孩子们学语言的不同方式,我的好朋友海伦女士说:“与中国近乎淘汰制的考试相比,美国小学对孩子进行考试,更多是为了发现问题,加以改善。”她所在的瑞思英语是在美国这个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做英语培训的,她考察过中国的许多学校。
孩子学习英语,单纯以考试结果作为衡量依据,很容易使孩子陷入考试的压力,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如此就“得不偿失”了。值得期待的是,不久前我听说拾漏补遗的“过程考核”方式被引入到了国内。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