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使“高考民族加分”拖垮中国教育

发布时间:2009-7-23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高考,重庆爆出31名考生伪造少数民族成分,谋求加分,而其中19人属于巫山县考生。记者调查发现巫山县成为造假“重灾区”有其必然性。

巫山县,紧邻土家族聚居区,汉土两族长期混居;又由于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不准确,致使当地民族成分界定标准模糊。而又有当地官员利用人脉关系,不按国家规定更改民族成分,使得当地频频出现造假行为。

而且重庆加分项目林立,坊间流传库区移民造假、体尖生造假,又为此次违规改民族成分的造假行为推波助澜。

监管不力------民族加分成权势谋求利益的工具

31名考生伪造民族成分,而其中就有15名家长是党员领导干部,甚至是教育界的相关领导。这些所谓的政府议员明知道顶风作案的后果,但他们还要以身试法,一方面说明中国教育体制下“唯分是图”的窘相,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另一方面表明了我们政府监管部门监管工作不利,无法完全做到按章程办事,国家的规定挡不住 “人情糖衣炮弹”的侵袭。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权势之力单凭几张关系网就能轻松搞定相关规定。

高考民族加分是否该继续?

少数民族加分本是国家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不充足,师资办学条件落后及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孩子上学。目的是为了为了促进少数民族落后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孩子成材的优惠政策及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曾想这样的政策却成了某些权势群体谋求利益的工具。

加分政策还要不要继续,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落后的考生怎么办?这类的考生如何能获得平等的教育待遇,如何能打消教育区域不公平待遇是教育相关部门急需考虑的问题,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扩大教育全民化,不单纯的是加分一条道,如果没有高考前充分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的话,哪怕加100分也不能解决这类考生所缺乏的文化素质。就算进入大学,获得文凭,但是将来就一定能有适应社会的水平吗?一定能就业吗?文凭不代表水平,靠加分进入大学不是解决提升全民受教育的唯一手段,而真正要提升的是基础教育普及及将来毕业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高考选拔机制已经远远落在西方教育强国后面。

西方教育国家加分更人性化、更规范

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加分政策,比如美国各大学都设有专门的录取办公室,特别是那些名牌大学,竞争激烈,大家在筛选学生时,经常把申请材料量化。像美国尼古拉斯州立大学等一系列庞大的州立学校,经常有非常规范的加分规则。像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加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加分、来自非常糟糕的学校的学生要加分、来自弱势种族的要加分(这本是惯例,近年来有些州禁止,但即使禁止的州,学校还要想方设法绕开禁令招募弱势种族)、克服生活困难的人要加分(比如由单身母亲带大,母亲有病要照顾,下面还有弟妹要带的学生)等等。如果你出身富裕家庭,但肯吃苦,到贫民窟打义工,甚至自己花钱跑到非洲照顾艾滋病人,也会获得加分。美国的加分政策相对人性化、规范化,而对于招收留学生则提供更便利的政策,美国尼古拉斯州立大学今年招收中国留学生是不需要参加SAT、ACT,对于雅思托福成绩也相应减免,全年学费仅3800美元。对于如此高的利好政策,美国尼古拉斯州立大学校方代表表示,国际学生暂时不在加分之列,由于该校是和中国的院校属于校际间合作关系,教学成绩及语言水平受双方认可。

同样,西方一些教育强国也不存在加分政策,他们国家教育资源充足,人人都有受教育机会,加拿大圣力嘉应用文理学院是加拿大就业率最高的院校,留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高达99%,他们选拔学生的时候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分数只占很小的比重。圣力嘉应用文理学院选拔人才的标准正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也代表了加国选才的标准,正因如此,加拿大才成为全球留学热门国。

高考民族加分事件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但中国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生毕业后就业转化率较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着手考虑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加分政策规范化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否则,未来几年,面对中国教育的不公平,将会有100万甚至是840万学生弃考。

轩子伟

来源:新京报

文章:“切勿使“高考民族加分”拖垮中国教育”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