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洲高校联盟对福建学生实施差别化收紧政策正在酝酿实施,福建的学生甚至是留学中介机构需进行自我反省。
日前,澳大利亚的高校联盟正式向澳洲联邦政府递交相关报告,要求严查几个输送留学生的国家的学生背景。更为关键的是,来自中国福建的留学生被列入了“黑名单”。
所谓“黑名单”指的是这部分人可能会受到“特殊对待”,此类学生被高校联盟认为具有潜在对于澳洲教育质量威胁的因素,比如妨碍澳洲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联盟认为,类似中国福建地区的留学生在申请留学时所递交的虚假材料过多,使其前往澳洲后根本不具备生活的基本条件,从而滋生了不少放弃读书、在外非法从业的事件,进而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和通过率。
其背景在于,根据澳洲国际教育业的平均统计,留学生在留学的同时至少要承担18000澳元的生活费用,但是很多地区的留学生明显无法承担这笔生活费用,譬如来自中国福建、印度的旁遮普的学生,而这部分留学生群体因此被高校联盟“重点关注”上了。
所谓的“惩戒”措施,高校联盟表示将使用更为有效和精细的办法对于目前来自福建地区的中国学生的材料做严格的审查,需要他们提供所有材料的原始出处,或者对他们实行差别化的资金担保政策。对于福建留学生来说,这可谓“点对点”的精准“打击”。
福建学生被成为差别化新政的目标,的确与这个群体的一些作为有关。据一些公开资料显示,福建地区确实有不少中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学生以移民为目的赴澳洲留学,这些年轻人很难获得家庭有力的资助,比较多依靠打工等方式自谋生路,其中也确实有些人干脆放弃了学业专心赚钱,还打算把父母接过来养老。而业界的留学专家也坦言,福建学生惯于造假的口碑已经广为流传。
但澳洲高校联盟以此为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方法也谈不上地道,毕竟当初是他们创造了这个接纳全球留学生的体系,而当这个体系出现问题之后,他们所做的并非改善这个体系,而是一股脑地把责任全都推给外人。更不合理的是,虚假材料骗取留学机会的情况绝不可能只发生在福建学生身上,但只有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寄人篱下,必受其制。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在异国他乡“讨生活”的留学生们。毕竟游戏规则是由该国的教育机构所制定的,人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论怎样都只得低头接受。说起来,众多国际留学生给澳洲带来的不光是外汇的进账,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帮助当地人获得了更好的生活,但这些贡献并无助于留学生群体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没办法,毕竟人家的学校牛,毕竟留学是个卖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