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高考刚刚结束,高考之前的复习时间非常紧张,老师巴不得把课堂时间用够用足,谁也不敢跨越雷池一步,更不敢随意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然而,在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教师就敢于跨出这一步,把复习时间交给学生,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发现、比较、分析和阐述问题
各组一一抽好题目,各就各位。我观察到,各组学生都不急于打开电脑,而是先讨论思考,研究分析题目,或从中发现问题,或从中比较异同,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阐述。同时,老师巡视其间,针对每组学生的疑问进行点拨,但也不忘提醒学生除了发现、比较、分析和阐述外,还要设想同学会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哪个方面提出问题。大约10多分钟过后,陆续有学生打开电脑。我问:“为什么要用到电脑?”学生答:“查阅一下别人对该试题的看法、分析和评价,看看自己的认识、理解与他人相差有多远,以帮助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分析和阐述”。这时,老师缓缓巡视其间,口中不时地发出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下,学生们学得更有劲,也更有效率。不足半个小时,有的小组已把发现的问题、比较的异同和要阐述的主要观点系统地呈现在电脑上,陆续地向教师报告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然后,第二阶段的学习过程开始了。各组的学生代表一一上台演讲。每组10分钟,其中5分钟演讲、5分钟答辩。每个演讲者都能恰到好处地发挥媒体的作用,辅助自己的演讲,演讲时也都能围绕试题的特点,或提出问题,或比较异同,而且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演示得体,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补充者都能发现答辩者的缺陷,补充得恰到好处,从而有效地弥补了缺漏。提问者都能有的放矢,而且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答辩时,演讲者都能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有理有据。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演讲和答辩中,既能阐明发现问题或异同的具体依据,又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策略。至于教师的归结和点评,则是贯穿其间,虽了无痕迹,但入脑入心。
让学生自己研究高考试题
表面上是演讲和答辩,实际上是通过演讲和答辩,让学生自己研究高考试题,在研究高考试题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比较异同、分析问题、陈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掌握解答高考试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真是一箭多雕,做法奇特而巧妙,切实而高效。
课后,我问中国来的留学生:“对此类课你们有什么感受?”“最深的感受就是由我们自己研究高考试题,这样理解得深、记忆得牢。”“你看,我们的老师多轻松,就那么点评几下,那么多的难题就解决了。”学生们说得不亦乐乎。
是啊,这2节课给我们的震撼不在课程本身,而在什么是真正以人为本,什么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表达、自主解决问题,什么是教学的规律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课堂教学问题既是文化问题,更是思想和观念问题。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因此,这2节课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和深入反思。
从被动备考到自主学习
那是2节12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三年级)的英语演讲训练课。演讲之前,教师首先出示2000年至2010年的高考英语主观题,然后向学生说明演讲的过程要求:第一,15个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从中选择挑出任务一或任务二。抽出任务一的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为主,抽出任务二的以比较异同、分析异同、阐释特点或规律为主;第二,围绕发现的问题或异同,每组选派一个人进行演讲,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演讲要条理清楚、中心突出、简明扼要、鲜明透彻;第三,同学针对演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演讲者要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最后由教师给予归结和评价;第四,整个过程的言语交流只能用英语(可以媒体辅助),不能用其他语言;第五,准备时间半小时。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表面上说是英语演讲训练课,实际上是把英语备考复习课变成学生自主的“问题发现课”、“异同比较课”、“分析交流课”、“英语演讲课”,并以英语演讲和答辩贯穿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