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扩招外国学生本土华人孩子被出局

发布时间:2013-3-15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林冰的儿子去年9月报名参加11+考试(相当于中国的初中升学考),今年1月笔试。笔试回来,林女士就开始忧虑不安,2月底收到学校的信,她的担忧变成现实。

    她告诉记者:“我儿子报考的这所伊丽莎白女王男校,成绩在全国排名很好,一直是北伦敦华人家庭的首选之一。2011年这个学校共招生180人,有1500多人报名考试。我们这个区的华人数在伦敦32个区中是最多的,但也仅占总人口数的2%。目前这所学校有9%的学生是华人。学校的华人数比当地的人口比例超过4倍。近几年,有当地的白人一直议论纷纷,指这所学校华人学生,印度学生太多了。”

    林女士接着说:“今年初我送儿子去考试,一进学校我就傻眼了,里里外外满眼见到华人的身影,有大陆的、香港的、台湾的、马来西亚的、新加坡的。一打听,今年考生中来了不少新的大陆移民家庭,有的是投资移民,有的是企业家移民。当天回到家,我就跟先生说,没戏了,这么多华人学生报考,学校总不可能只看分数不看人种吧。不然的话,这个学校会有一半是华人了。”不幸言中,林女士的儿子未能考取,她认为儿子是近几年大量大陆华人家庭涌入英国的牺牲品。

    公平竞争,谁之错?

    林先生在伦敦金融城的摩根银行工作,收入颇丰,一直有愿望送孩子去Westminster西敏寺男校,这个学校与圣保罗学校齐名。林太本身是伦敦大学教育专业的研究学者。他们的儿子最后未能如愿,2月初被拒了。

    林太叹气道:“伦敦像圣保罗和西敏寺这类私校不超过10所,一般在7岁和8岁招生,每次只招两个班,一年不超过40个孩子,十所学校加起来也不过400人,而伦敦是一个700万人的大都市,想送子女上私校的比比皆是。现在再加上大批成绩优异的新华人移民孩子的涌入,当地的华人家庭只能是哭的份了。”

    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一些不同的意见。不少人认为新移民家庭没有错,谁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好的学校?望子成龙有什么不对。再说,他们凭着实力,公平竞争。

    也有一些认为学校是不是内设了“华人配额”,如果有,这是种族歧视。记者电话采访了西敏寺学校和圣保罗学校,以及在Sutton的一所公立中学,校方都否认所谓的配额,他们都指出,学生是否被录取是综合考量笔试成绩、学校报告和面试的表现。每个学校都表示欢迎华人学生加入,绝对不会设限。

    华人投资移民英国目前正风气云涌,名校的争位战很显然会长期持续下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英国留学扩招外国学生本土华人孩子被出局”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