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任何面试都有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准备的环节。自我介绍的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即可,申请者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研究兴趣,这个部分不用长篇大论,也需要给面试的教授一些时间来消化。申请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很多教授在面试之前已经看过申请者的简历或申请文书,因此自我介绍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即可。
二:简明的说明申请原由动机
在这个部分,申请者需要陈述自己为什么选这所学校,以及为什么选这个专业,通常来说,赴美国留学的商科申请者通常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及对学校的一些想法,而申请理工科PhD或转专业的申请者则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对研究领域的认识。所以,不要告诉面试者自己得了多少奖,发了多少论文,而要告诉面试者自己参加这些比赛之后学到了什么,或是读了面试教授的文章之后觉得还有哪些有趣的问题想去研究。
三:扼要的介绍项目经历
介绍自己的项目经历,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条一条地说,而是要选择与目前的申请方向最贴合的经历来说。通常面试的教授会主动发问,申请者只要按照问题来回答即可。以一个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申请者为例来说明。在面试过程中,教授问的问题包括:做过什么项目?项目里用了什么语言和开发工具?对什么语言比较熟悉?同时,由于参加面试的申请者通常已经在此前跟面试的教授有过交流(即所谓的“套磁”),此时申请者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授的研究项目或研究方向的理解,跟教授进一步探讨自己的经历与教授的研究兴趣有何相似之处,以增加被录取的筹码。
四:如实回答面试教授提出的相关话题
在申请者介绍完自己的项目经历后,面试的教授通常会与申请者沟通今后可能研究的方向,问其是否感兴趣。有些时候教授还会根据自己科研的要求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比如问申请者对Matlab软件熟不熟悉等。在面对教授临时的发问时,申请者不必紧张,如实回答即可。即便申请者回答说对有些东西仅仅是了解,并不是很熟悉,教授也不会不满意,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招学生,而不是招专家。
五:把握好教育给予的提问技巧
在自由发问时间,申请者需要注意,虽然教授可能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 me?”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值得去浪费时间问,申请者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自由发问环节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面试教授已经通过套磁信对申请者有了较多了解;
2面试教授已经通过套磁信对申请者有了粗略的了解;
3面试教授是录取委员会的成员;
若是第1种情况,那么通常面试的教授已经对申请者很感兴趣了,这时申请者问的问题可以较为随意一些,比如问问奖学金的情况、今年招生的情况或是校园生活等。
若是第2种情况,申请者还可以进一步跟教授讨论自己的学术经历,展现自己的优势,比如可以说说自己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有什么想法和疑问。申请者可以跟教授仔细聊一下对方实验室的项目,就像上课提问一样与教授进行沟通。申请者切记不要让教授单方面地叙述,要和教授有互动。教授可以通过这一点来评断申请者是否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期望,以及对该专业是否了解。
通常而言,对专业比较了解又有明确学习目标的人接受新知识会比较快,对待新工作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教授自然喜欢这样的学生,建议申请者最好针对专业提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
申请者如果是跟录取委员会的教授沟通,那么在提问时可以围绕相关学院的设置、本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习机会以及学科间合作等话题来展开。此时申请者不需要太深入地去聊对方的研究,因为录取委员会的教授没有直接决定权,只是投票人之一。申请者切记不要跟录取委员会的教授讨论GRE和托福分数线以及能否被录取等问题,他们一般不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