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决策。经过探索、实践和总结,中央在1993年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留学政策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年来的出国留学工作,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25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从高等院校到科研院所,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出国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国家公费、单位公费和自费出国留学的三大主渠道,优势互补,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自1978年以来的25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多人,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有的学科门类,留学规模和数量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党和政府对留学回国人员给予了高度重视。留学回国人员在教育、科研、高新产业、金融、保险、贸易、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迅速兴起的以各种适当方式为国服务的活动日趋活跃。在外留学人员通过短期回国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引进项目和资金、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近年来,从各地、各级政府到各企、事业单位,都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支持和吸引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适当方式为国服务的政策性规定,建立健全了相关的管理及服务性机构和留学人员人才库,并设立了多种针对留学人员的专项基金。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工作情况:
自1978年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多人,留学回国人员达15万多人。目前仍在外的43万留学人员中,共有27万人仍在国外高校学习。2002年度,留学回国人员近1.8万人,比上年度增长约47%。
二.教育部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和主要措施:
教育部始终贯彻执行中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在落实现有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留学回国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十几年来,教育部启动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主要项目如下:
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自1990年设立以来,共资助了22批,共9939人,资助金额达3.4亿元人民币。
实施"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专门资助以培养留学人员为主的优秀青年教师。自1993年启动至今,共资助800多人,资助金额达1.7亿多元。
设立"春晖计划",择优资助已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留学人员。自1996年设立至今,已资助了近7000名在外优秀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50多个团组为国服务。
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延揽海内外中青年精英参与我国高等院校建设。1998年启动以来,共有410位曾留学海外的学者受聘为特聘、讲座教授,占特聘、讲座教授总数的91%。
三.教育部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和创业的新举措: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性的人才流动与竞争越来越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之一。因此,吸引优秀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创业是我国新时期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教育部设立了"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进一步加大留学回国工作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努力营造方便在外留学人员"软着陆"的良好环境。
1.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既可以单独应聘,举家回迁,也可以采取"候鸟式"、"哑铃型"等方式回国服务,还可以采取"成建制"、"捆绑式"等方式组团应聘。
2.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组织在外优秀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以"集团式、捆绑制、基地化"模式,提供人才、技术、项目、基地一体化服务;以需求为前提,以项目为杠杆,以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拓展"春晖计划"的深度和广度。
3.为解决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的困难,拟吸引和引导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优秀留学人员提供回国创业的便利条件和综合环境。
4.为充分落实"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制定和落实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申办五年长期居留和多次往返签证的具体操作办法,并将对高层次人才实施永久居留的重大改革。
5.针对中外文化教育差异较大,留学回国人员子女难以适应国内教学要求等实际困难,教育部拟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商,调动地方政府和行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方便优秀留学人员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的措施。
6.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西部地区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教育部拟在西部地区实施"三个走入"工程:让双边、多边的合作项目和资金进一步走入西部;让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项目进一步走入西部;让更多在外优秀留学人员走入西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留学工作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