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法德日英,如何化解就业危机(20日)

发布时间:2007-5-23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前几年,“海归”曾一度是就业市场上呼风唤雨的“精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却成了四处碰壁的“海待”:2002年仅上海一地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就达7000人;不少“海归”已将月薪期望值降到3000元,与以前动辄几十万元年薪的行情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的价值在于提高就业竞争力,而非一纸文凭。因此,对近期准备出国留学者来说,要充分了解国内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国外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有的放矢制定留学计划。下面针对法国、德国、日本、英国这四大热门留学国家的情况,提供“文凭+就业”的留学方案,供有意于此者参考。

法国: 强化语言

  目前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为2.2万人,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相比,中国学生扎堆现象还不严重,因此,国内对法国高校文凭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而且,法语是联合国、欧盟、国际奥委会和许多国际组织及20多个国家的正式官方语言。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经贸往来的日趋频繁,对包括法语在内的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因此,掌握法语越来越成为留学法国者的一大就业优势。此外,法国的高等商学院、工程师学院、职业教育学院以及综合大学的高等专业文凭课程,都安排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学生更容易获得工作经验,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基础。从专业选择上看,法国高校的管理、经济、商业、工程专业在全球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艺术专业更是法国高等教育的“拳头产品”,这些专业文凭的含金量相对较高。

德国: 慎选学校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在德国高校注册就读的中国学生达2万余人,是1997年时的4倍。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德国高校文凭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号召力已大不如从前。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德国“野鸡大学”事件在国内媒体上频频曝光,更是令德国文凭“颜面”无光。因此,对想去德国留学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选择正规学校。德国高等教育学习时间过长是全球闻名的,有些硕士专业甚至要七八年时间。因此,建议国内学生选择时间较短的项目,否则会因为回国时年龄太大而影响就业。此外,有不少学生去德国学管理专业,这种做法并不明智。一方面,管理专业并非德国高等教育的强项;另一方面,国内就业市场上中低层次管理人才已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日本: 专业对口

  最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市场也因此陷入需求“熊市”,失业率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外国留学生想留在日本发展,空间十分狭小。相比之下,随着松下、东芝、丰田等日本大企业纷纷把“制造中心”移往中国大陆,国内市场对精通日语、了解日本文化的国际型人才的需求大幅上升,高素质的留学生在国内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些大企业的实际需求看,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工程技术、翻译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国内学生在选择留学专业时,尽量选与市场需求对口的专业,而一些基础型、研究型专业,文凭的含金量要低得多。

英国:避免“热门”

  由于英国政府放宽留学政策,留英中国学生人数因此激增。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英国大学只有2860名中国学生,而2003年则达到7万人之多。如今,中国学生专业扎堆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MBA、金融、经济、IT等专业。据了解,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学习商科和IT专业的占了80%以上;有些英国大学的热门专业,一个班级中竟有50%的学生来自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此类文凭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价值自然大打折扣。如今,除非入读名牌大学,否则建议慎选以上“热门”专业。相比之下,生物、物理、化学等应用科学专业的入学竞争较为平缓,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多。有些英国高校提供“三明治”专业,即第一、第二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去企业实习,第四年再回校完成学业。在目前国内就业市场重视求职者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的情况下,选择“三明治”专业,显然有更大的就业优势。此外,根据英国政府规定,留学生毕业后有一年的实习期,如果有机会留下来工作,即使只有一年的海外工作经历,也能为自己增加就业砝码。
文章:“留学法德日英,如何化解就业危机(20日)”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