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定语:《城市中国》是个高品味的、面对高知识阶层的刊物,每期一个主题,每篇文章均请业内专家主笔,文、图、编、印、制作均堪称超一流。本人日前应邀为该刊第22期(9月号)“中国教育”专刊撰写唯一的一篇关于“留学”的专文,全文共分五大段:
1.为什么要出国?2.自费留学浪潮的兴起 3.为何“良”“莠”学生竞相出国?4.什么时候出国好?5.留学需要长远的科学规划。 文/高燕定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如果在二十年前问到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回答说,为了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了学好国外的先进技术,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1986 年我申请去美国时就是这样对领导说的。可是,惭愧得很,我到美国一呆就是二十一年,直到今年三月才归国。为什么要出国?二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认真地问这个问题,也不会用这个问题阻拦你出国,因为在中国,只要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都在准备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如今,也没有人用冠冕堂皇的大话掩饰自己的 “个人主义”欲望。但是,从科学的教育职业规划的角度提出这个问题,理性地思考留学目的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十年前,我在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任职,研究所每年有公费名额派遣研究人员出国留学和进修。我当时任助理工程师,是技术人员而非研究人员,在科学院系统里属于非主流。我担忧,如果自己不找机会出去,未来前景不会很光明。于是利用在外地进修的几个月时间,一头钻到图书馆里搞“地下工作”,从当时极其有限的资料里大海捞针地查美国大学的资料。经过几个月的认真研究和准备,申请材料仅仅寄出十天就接到美国来的电话,邀我到美国大学工作。那时候,由美国大学出资到美国进修、留学的都统归为“自费公派”留学。
出国留学需要理由吗?当时一个月几十元人民币的薪水,相比于美国大学提供的上千美元的资助或“奖学金”,这个巨大的差别,使得二十年前的出国确实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理由也该出国,不是吗?
那年我三十出头,在当时的留学弄潮儿中尚属低龄。八十年代三四十岁出国留学很正常,美国大学里的同胞总是呼我“小高”。今天的留学生已经大大地低龄化,我在美国见到最小的留学生只有十三岁。现在,自费留学的特点是真正的自费,由父母自掏腰包。每年三四万美元供孩子留洋成为经济勃起的家庭乐此不疲的寻常游戏。
由于中国现阶段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不到普遍发挥;国内教育及就业资源不足等原因可能是引发大规模留学潮的主因。如果说,二十年前,留学只为大学和研究所里的精英们独享的话,而今,出国留学却已逐渐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和工薪阶层的行动。
有人说,我们已经走过了人力资本的过程,过渡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金钱,谁的知识越充足,谁就能发展经济、占领市场。在未来的社会里,具备国际化的知识就意味着能在世界上立足,就有发言权!确实,在全球化大趋势的今天,把纷纷将孩子送出国留学仅仅看成是家长们之间的互相攀比是没有足够根据的。
自费留学浪潮的兴起
1981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外交部等七个部门《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请示》和《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时指出:自费出国留学是我国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自费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对自费留学人员和公费留学人员在政治上应一视同仁。可见,在此之前,自费留学是被歧视的,在那个讲政治的年代,没有 “政治”待遇就没有前途。但是,这个文件也规定了自费留学的范围以及审批程序。对不在“范围”内,又需“审批”的担忧,使当年我在外地进修时,在两三个月的课余时间里偷偷摸摸、神出鬼没地躲在“见不得人”的地方,精雕细琢我的申请材料。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理解“自费”留学者被歧视的窘境。好在,我幸逢 “留学春天”的到来。将申请材料寄出后几天,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听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各种形式的出国留学的通知。一个不受学历、年龄、工龄的限制,一个几乎不需“审批”就可以自主地自费留学的时代从此开始。此后十几年间,国家发布了几个文件,正式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12字方针,停止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的工作,继而甚至建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这些措施都表现出国家政策由“严管”逐渐变为“放开”和“鼓励”。自费留学生与公派留学人员的比例从之前的15%上升到目前的90%。自费留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了留学生的主体。
8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以国家公派为主体的留学生的目标是读一个博士学位,这是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的较好结合,国家科学发展规划需要大量的高科技尖端人才,留学生希望在国外较长时间,充分体验和享受发达国家的文化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 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1987年华尔街股市暴跌把美国推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留学生就业无望。对外国学生而言,毕业意味着失业,选读学时很长的博士学位可以达到久居美国的目的。9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奇迹,开始了长达10年的持续稳定的增长。美国的新经济时代悄然出现,就业率快速上升,留学生也因此受益。原来滞留在校园里的博士找到了工作,原来读博士的转硕士学位,迅速离开学校,步入就业市场。美国90年代初蓬勃的就业市场使一代代中国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留学生体验了读硕士的投入产出比最大,欧美国家的硕士课程大多为一至两年。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也需要更多的管理和其他多元化人才。据统计,目前六成以上的留学生选择就读硕士学位。
留学事业的发展,留学生规模的不断壮大,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高端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思想,还由此衍生出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为代表的与留学服务相关的新产业。“新东方” 作为中国民营教育企业,以其独特的优质教育培训服务,借助日益扩张的留学浪潮,成长壮大为中国教育培训的巨人,在帮助很多胸怀留学梦想的学生打开了通向彼岸之门门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的神话。新东方的应试技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高分获得者,让胸怀留学梦想的学生的信心不断加强,使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留学生的规模不断壮大。
为何“良”“莠”学生竞相出国?
常有人说,孩子成绩不好,准备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中学,接着考大学。也有的家长计划着,如果孩子高考成绩好,就在中国上个好大学,以后再到国外读研;如果考不上好大学,就送到国外算了。看到在国内“基础”差的学生,出国以后反而成了好学生,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中外教育体系不一样,中国的“高考”教育必然造成重复性的、强制性的模式,使得学生们解题熟练。教育变成了“训练”,考试变成了 “比赛”,规则是胜者得奖,优者入学。这样的教育使很多有个性的学生不适应、不接受、以致抵触。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学生基础好,比美国学生强得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评价基础教育时,主要强调数理化基础,忽略文史哲。人们几乎从来不把人文学科列入基础教育的讨论范畴。例如,显然没有人把中国的语文教育与美国的英文教育作比较,得出基础教育水平优劣的结论。
研究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要求也许有助于了解中西方对“基础”的不同认识。哈佛大学对申请该校本科的要求是学过4学分的数学和4学分的实验科学,数理化生课程一共仅占高中必修所有课时的28%;相似的,普林斯顿大学也仅占约25%以下。这两所大学对考生“基础”课程的要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观,在西方国家,人文学科的课程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基础”,以优秀的人文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才被认为是很好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对于很多非理工科大学生而言,中学学的很多知识到了上大学、到了社会上根本就用不上。许多非常“优秀”的中学生和理工科大学生、甚至大学教授文理不通的也大有人在,然而他们从来都自认为“基础”很好。
成绩差的学生出国留学后成了好学生,不是因为美国的书好读,美国的大学好上,而是西方教育体系的课程结构较合理,使“偏科”的学生也能成为优秀学生!使得原本综合素质好,但是“功课不好”、在中国教育体系下绝望的学生到了国外也能成为优秀生。
当大量在国内成绩不好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同时,近年来,一批最优秀的学生开始加入到自费留学的大军中,其中以高中毕业生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形成最为迅猛壮观的场面。通常,中国高中毕业生的英文词汇量只有3000多个,美国“高考”SAT考试的英文部分的词汇量要求为10000,这个高要求没有难倒中国最好的高中生,他们把香港全年六次SAT考试所有考场的考位报满以后,接着抢报新加坡、马来西亚、曼谷、首尔等邻国、城市的考点,一直把次年6月的考位都报满。据统计,代表中国优秀高中生的这一群体在本学年度超过10000人报考SAT考试。
中国优秀中学生“迟到”的留学潮,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就业的忧虑。对美国先进的高等教育的逐步深入了解,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对海外留学经历的需求和毕业后的远大发展前景,终于唤醒了新一轮的觉醒。
什么时候出国好?
七八十年代的自费留学生经济拮据,煮一次飯吃一个星期的事情并不罕见。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崛起使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代,很多家庭不仅有能力把读中学的孩子送出国,有的甚至在国外开车上学,过着和本土学生同样优越的生活。蜂涌而出的小留学生产生了让人忧虑的种种问题,留学生低龄化的问题曾经热烈讨论了一阵子,并且还将一直讨论下去。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出国好? 这是没有固定答案的,简单的回答是不科学的。孩子什么时候出国与其年龄无关,而应视其个体情况。有些年龄很小的孩子到国外,最后发展得很好;有的20多岁到国外读研究生,却过得痛苦不堪。究其原因,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知识与经济基础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期望值等都有密切关系。
以美国留学为例,中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比较容易学到地道的英语,为小留学生融入美国社会和深入了解美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美国学校里正面的传统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和正义感的培养很有益处。让孩子从小独立地在美国接受教育,可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中国学生到美国,可以融入美国的高中教程,毕业时可能达到报考美国顶尖大学的实际水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市场的情况“随心所欲”地选修专业。不过,年龄小的孩子,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时不容易把握自己,遇事情绪容易波动,有时还会走向极端。有的学生还会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家庭的感情逐渐淡薄。不少家长受到某些媒体的误导,对美国教育存有很大的误解,以为在美国学习很轻松,报考美国著名大学很容易。这样的误解常常使许多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有害于亲子关系。思想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能够承受孤独、自觉用功的中学生是适合留学的。
高中毕业生直接到美国大学读本科有很多优点,因为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高中生的世界观基本形成,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已有足够的了解,对事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这时年龄尚不太大,容易接受新事物和融入社会。本科学生之间的联系较多,有机会了解美国社会深层的东西,可以对美国社会有较全面的了解。有的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奖学金,少数学生甚至可能获得高额奖助学金。其实到美国读本科并不容易,甚至比读研究生还要辛苦。美国的大学本科的课程压力很大,如写作、美国历史等文史哲核心课程是外国学生不擅长但又是必修的。在美国通常找不到可以天天讨论功课的室友,学习上都得靠自己。名校的教师给分很严格,有的学生大学头一两年没有适应过来,拿了差的成绩,基本上就决定了以后考不上了研究生的命运。有人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或自我估计过高造成了永远的遗憾。
出国读研究生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大学毕业生年纪较大,世界观已经形成,他们大都有一技之长,或多或少都能获得奖学金,经济上已经独立,学成之后的就业较有保障。不过,大学毕业生20多岁,虽然英文考试成绩和使用英文的能力不错,但是与少年出国的小留学生相比,“乡音难改”,多数人已经养成了改不掉的口音。另外,不少学生有意无意地将他们交际范围局限于中国留学生之间,减少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停留在非“国际化”的状态。
总之,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人适合出国,有的人不适合。有的孩子可以很小出国,出去以后发展得很好;有的不适合太早出国,出去以后“堕落”了;有的孩子出国能够得到很大的锻炼,有的孩子出国要受到很大的磨难,经历很痛苦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得到过一定的锻炼,那么,他来到美国后就比较轻松;如果孩子在家里受到太多的“关爱”,出国留学的过程就比较痛苦。我接触过很多大大小小的留学生,有的发展得一帆风顺,什么荣誉、奖学金都能拿到;有的磕磕碰碰,总在抱怨社会不公、种族歧视,唯独不愿检讨自己。
留学需要长远的科学规划
在对外国文化和教育状况没有足够了解,在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在自身不具备充分必要的条件下贸然决定出国,对小留学生来说是一定要遭受痛苦的。最令家长们恐惧的是孩子出国以后浪费青春,学无所成,前途无望。小留学生的问题都是源自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独立思考能力差、应变能力差、自制能力差、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低齡留学生出现的问题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外,几乎都与其在国内接受的“基础教育”有关:追求升学率而实行的应试教育,重理轻文的 “传统教育”使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等等。
没有进行长期科学的留学规划,就将孩子匆匆送出国是广泛存在的问题。几年前,让很多家长豪不犹豫地送孩子出国上高中、读本科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难以面对惨烈的高考竞争。眼下,很多人是否送孩子出国的考虑是,如果考上了北大、清华或者其他的“211”就留在国内,等大学毕业读研究生的时候再出去;如果考不上国内重点大学,就送到国外上大学。
如果有一天,他们发现,在国内读书的孩子在校期间除了忙功课之外,还要忙于考托福、GRE、GMAT,还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留学竞争;而到美国上大学的学生却近水楼台悄悄地强占先机,大学本科期间可能就有机会在国外大公司实习,大学一毕业不仅有机会直接到美国大公司工作,相比于在国内名校的大学生,也能更轻松地申请美国名校的研究生,那时,他们也许会懊悔当初的决定。
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吸引很多优秀的学生放弃国内顶尖名校可以理解。但是,能够投放到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奖学金毕竟很有限,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中国学生不惜每年三四万美元的代价,远离家乡、亲人出洋留学呢?除了对国内大学教育和未来就业的忧虑以外,国际化教育的紧迫感、对个人未来发展的考虑是主要的促因。但是,大量家庭和留学生在对国际化教育具有“前瞻性”视野的同时,却存在“留学无规划”的普遍问题。留学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对很多家庭而言是一生最大的消费。高中生从出国留学到完成学业甚至取得“绿卡”的“留学”全程可能长达10 年,盲目启动如此巨大的系统工程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考不上“好”大学,出国后学无所成,毕业即失业等“留学失败”的原因概都由于“留学无规划”所造成。有心留学的,在出国前最好有5至8年的“留学预备期”,有意识地进行外语、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各项能力的训练和长期的职业规划。很多学生不知道出国以后学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上完大学以后能干什么,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没有科学、理性的教育、职业规划,没有长远的留学规划可能造成另一类的痛苦和遗憾。建立有人生目标,有早期职业规划的留学理念是“无痛留学”的基础,是留学顺利、事业成功的保证。
《城市中国》第22期——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迟到的现代化
Chinese Education: The Overdue Modernization
如果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分解成为不同领域的若干个方面,教育的现代化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曲折和艰难的。在历史上,作为一种竞争性的社会分层机制,中国教育为大多数个体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向上流动的通道,从而将个人梦想、国家战略和社会兴衰关联起来。然而在最近的一个世纪,相对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这些更能通过集中投入而短期见效的“四化”事业,教育的现代化显得迟缓而滞后:“百年树人”的性质决定了这项事业跨越数代的长期性,而它与宏大的社会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专业谱系,更决定了其体制构建的复杂性。中国教育的艰难,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教育所处的社会困境: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生的需求过于复杂多变,另一方面,支撑教育的经济基础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中国教育在近现代历史具有那些现代化的条件?而它又因为怎样的原因错失了哪些机会?与此同时,中国教育的挑战也在于:如何在多变的需求和遗留的问题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协调教育在体制、目标、阶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上的关系?如何针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设计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