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留学网站,频繁滚动着关于申请欧美国家语言课程学校的讯息。8、9月份,是国外高校开学的集中时间,然而很多留学生却无法直接踏入理想的“象牙塔”,而是首先进入语言培训学校学习,集中突击英语或其他外语,以便更好地适应异国环境。留学生要跨越语言难关,既是老生常谈,也是永远难以逃避的话题。对初到异国的留学生来说,外语,常让人“爱在心,口难开”。
开朗大方 主动交谈
中国留学生爱“扎堆”,这一问题的利弊常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习惯“扎堆”于中国人之间,“抱团”上课、吃饭和出游,使得海外学子们丧失了与国外朋友的接触机会,尤其是锻炼口语和提升外语水平的机会。
曾到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学习的郑瀚,擅长和外国人交朋友。“我喜欢和老外交谈,我们会一起出入俱乐部或者节日庆典。”郑瀚也提起身边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性格过于腼腆,缺乏自信,刻意避开与当地人的交往。他们往往英语语法扎实,口语却一塌糊涂。“适应外语环境,关键在于心态。”
启德教育留学专家杨先生提醒留学生,要从心态上做到充分自信。国内学生长期接受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性格上不免内敛许多。在国外留学时,单从提高语言能力角度来看,主动与同学或导师交谈是一条妙计。在学习上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学生应该尽量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多与人沟通。
夯实语法 辅助技巧
“国外的语言课程,很少涉及语法词汇讲解,但如果这两项不扎实,留学生将永远只会说简单的句子,不会表达复杂的长句。出国之前夯实语法和词汇基础非常重要。”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谢艳清建议道。不少留学生也深有体会。
除了从根源上提升外语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留学生总结出了交谈的辅助技巧。“比如多用肢体语言”。来自马耳他大学的谢斌说,相比于东方人擅长言辞,接受西方文明熏陶的人,更习惯用手势表达情感。在交谈过程中适度增加肢体语言,会拉近自己和他人的距离。此外,充满大量学术专业词汇的国外课程,是对留学生语言能力的更大考验。“一定要在上课前预习课本,下课后复习笔记。”郑瀚介绍了自己的心得。
文化打底 拓展话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在制约着语言。留学生与外国人交谈,正是相互了解习俗和文化的过程。在留学生适应语言的过渡期,难免会碰到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交流的张冰,在路上常被当地阿拉伯人问起宗教问题。留学生初到异国,在语言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应学会尊重他人表达观点的权利,尽可能清晰、冷静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过于冲动和急躁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