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择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手续,一定要选择具有办理资质的合法中介机构。这些资质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发的《营业执照》、教育部签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书》等。签合同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和准确理解每款内容,要注意签署能保护消费者核心利益的留学中介服务合同,也就是符合教育部、工商总局公布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合同)》的合同书。
在选择留学中介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有公安机关和教育部签发的出国留学中介资质,是否有霸王合同条款,是否有充足资金保证,是否有傍知名留学中介机构之嫌,是否有发布虚假广告信息的行为。然后,切忌仅听取中介公司的介绍,一定要通过各大使馆官网和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核实海外院校的招生资源。
那么留学中介又有哪些骗人的伎俩呢,让我们分析一下,以避免遭遇黑中介。
骗术一:鱼目混珠多收费用
由于我国目前对留学中介机构收费项目相关规定并不完善,一些不法中介机构趁机借此名目乱收费。虽然费用数额不大,但聚少成多,不法中介机构趁机浑水摸鱼,申请人在不经意间损失了大笔钱财。
骗术二:虚报学费诈骗钱财
由于很多准备出国的学生家长对国外学校情况或者身板留学程序过于陌生,也无法直接与国外学校沟通,因此在与留学中介合作过程中处处被动,黑中介往往会利用彼此知识的不对等来实施欺诈。
骗术三:夸大事实虚假宣传
现在有许多非法中介机构为吸引生源,表示和国外高校“情如亲戚”,强调自己雄厚的政治背景,夸大自己与使馆的关系并许诺签证过签可以达到100%,或者吹嘘自己与海外院校有合作关系能够“走后门”,然后通过虚构关系骗取客户信任,借此欺诈客户钱财。
骗术四:霸王条款规避责任
利用客户对申请流程不熟悉的缺陷,不法机构借此在合同中写入一些看似公正实则有损消费者利益的条款,一方面叫申请人按其要求提供假材料,另一方面却提出“材料如不属实,后果自负”。
骗术五:空头支票苍白承诺
因为申请留学周期较长,通常要8-10个月,所以在申请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定因素。非法黑中介往往会打出“办理成功再收费,办不成退全款”的美丽承诺骗取客户信任,然后一步步将消费者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骗术六:移花接木“野鸡”变凤凰
所谓“野鸡大学”,指的是在没有得到国家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授予学生欺诈性的或毫无价值的学位的学校。语言学校或技术培训机构,被“包装”成提供预科课程的大学“关系户”;一些不知名的大学在中介机构的精心策划下,被美化成为“国际知名大学”;位置偏远、人口稀少的小镇,能提供丰富的打工机会……由于受到不法中介偷梁换柱手法的误导,一部分对国外情况不了解的中国学生盲目踏上了出国留学之路。
骗术七:合作办学小心风险
非法留学中介为了多揽生源,往往不顾合作办学单位是否有国家教育部的认证,也不顾学生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学业获得文凭,只管将学生送到国外便了事,学生到了国外后,发现与事先宣传的大相径庭,也只有徒呼奈何。选择合作办学机构时,一定要看清是否是由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的、合法招生的合作办学项目,切忌听信中介一面之辞。
骗术八:虚报材料瞒天过海
据法国、德国、爱尔兰等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留学生的申请材料中,假材料比例达到15%-20%,而导致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不法中介机构。这些不法中介机构为了赚取高额中介费,不惜弄虚作假,编造假材料,甚至花钱雇人代考,把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办出国。一旦露馅,中介机构便把责任一推了之,费用却照收不误。留学生在国外仍将面对资金不足、学习能力低、被揭发等诸多问题,令留学之路“险象环生”。最坏的结果是学生被学校开除,再回过头来重新寻找学校时,又要耽误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