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一个中专差生赴英读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7-8-14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主人公:宇鹏,2002年中专毕业,2004年赴英国读大学预科。2005年考上英国名校利兹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宇鹏笑称自己绝对不是读书的料,好动、贪玩,无心向学。当年连高中都没考上,只好读中专。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随着父母做了一年小生意。因为女朋友媚去英国留学,宇鹏决定留学。

  英语是宇鹏最不喜欢的科目,为了留学,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学习英语,但当宇鹏踏上英国的土地时,还是听不懂英国人在讲什么。女朋友媚是一个内向的女孩,那时在英国已经大半年了,一直在读语言,英语也没有什么飞跃,而且变得更加害羞,不敢和同学打交道。为了学好英文,宇鹏和女朋友约定:“任何时候都不许开口讲中文,只能说英文,实在不会讲的可以用中文写出来,谁违反该规则就罚10镑。”

  课余时间,媚原本喜欢躲在宿舍看书或看电视,到外面去玩也多半找中国同学玩。宇鹏去英国后,逼着媚和自己一起,只交英国朋友,只用英语聊天。一段时间后,媚和宇鹏的英语会话能力大大提高了。但是,他发现用来用去都是日常的几句交流用语和单词,为了提高综合英语能力,他们又规定每天比赛,谁能学到新单词和新对话就有奖励。三个月后,他们俩都可以流畅地和英国的同学交流了,媚也变得开朗自信,交了不少英国朋友,学习成绩也大幅提高了。

  宇鹏告诉记者,在英国最大的收获是语言和思维。读初中的时候,他觉得读书是一个苦差事,背书、做题,做题、背书。上中专的时候,根本就没人管,反正考试应付过去就算了,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到英国后,我接触到的许多外国学生对中国有很深的误解,以为中国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我很不甘心,可是也没办法向他们一一说明,只好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证明给他们看,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宇鹏说。

  有了学习的动力,宇鹏慢慢发现,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比如课堂上很自由,上课的时候老师只是说几句,然后就布置一些课题给学生讨论。如果有问题,不用举手,就可以直接站起来问老师。参与这样的讨论多了,主动性就强了,创造性也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大二那年,宇鹏取得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宇鹏笑说:“我觉得没有什么技巧,归根结底在于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但对于像我这样从小就没好好读过书的人来说,我还是很自豪的。”

  专家指出,留学是一个历练的过程。留学的目的不在出国,而是在于给自己一次机会,走出原来生活的空间。像宇鹏这样在中国没把书读好,到了国外才发奋读书的学生在留学生群体中不在少数。他们经历了语言关、孤独关、文化差异关,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感悟、总结、转变。这种经历和经验的收获,将远远大于一纸文凭。广州日报/李琼

文章:“蜕变:一个中专差生赴英读本的故事”正文完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