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有争议的问题,到底是国内老牌的国际学校好还是低龄留学呢?下面就来看看这两种学校到底有哪些区别?是否上了那种学校就是绝对的优势?
教学体系是国内国际学校一直存在的一个争议,在国家教委制定的课程大纲下,有的融入自成的体系,或借鉴国外的教育体系,如A-level,IB等。但总体来说,学什么以及怎么学这件事,老师怎么教,其实比较灵活。
BCIS为高中最后两年自创了一套独特的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并将其推广至美国大学,在大学申请中获得了不错的认可度。
这让我想到,在加拿大安省,即使是私立学校,课程设置也完全和安省的公立教育体系同步——同样的课程,连课程编码都是一致的。
难怪加拿大公立学校好还是私立学校好的争论一直没个结果,因为学的东西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师生配比不同,导致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同。
要说硬件条件的差异,也未必全都如我们想当然以为的那样。有的公立学校居然有游泳池,好几个体育馆,外加各种lab,而某些私立学校则可能没有这些“高端”设施。
在加拿大低龄留学,因为有了我这个陪读的家长,所以当初申请了一所纯走读的私校。直到一年后,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走读学校与有住宿的学校的底层差别。
包含住宿的学校并不意味着只是多了些硬件设施和住校的机会,也不仅仅像中介宣传的那样,住宿是一种program,周末还会为住宿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重点是,国际生创造了校园的多样性。
加拿大本地的学生很少选择住宿,住宿生往往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生组成。
住宿比例越高,也就意味着该学校的国际生比例相对越高。
所以,就读一所加拿大本地走读私校,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所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本土学校。学生们基本上一水儿的加拿大文化及思维,个别来自亚洲移民家庭的孩子,还带有或多或少的亚洲文化痕迹。仅此而已。
在《the Privileged Poor》一书中,那些有机会靠助学金进入了美国私立住宿高中的学生们说:寄宿高中给了他们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和那些与自己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沟通交流,为他们今后在大学里的同学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那些在高中阶段没有类似经历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则感觉到在这方面比较吃力。
从走读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日常宣传中,更能看出加拿大学校浓郁的本土化风格。当一个学校并不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组成时,它是没必要关注那么多外在的非本地文化的东西的,说白了就是缺乏国际化视野。
他们都关注什么呢?就我家的观察,主要是关心原住民,关注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给社区居民捐物品、送温暖,等等。
当初在BCIS,即使后来外国学生越来越少,但是老师们都是外国人,来自不同的国家。这些外籍老师承担起了与学生们主要的日常沟通,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不同文化痕迹,都有可能让学生们看到、感受到。
既然叫做国际学校,那么国际化、多元化是学校要努力营造出来的。
也许,加拿大那些有住宿的学校、国际生比较多的学校,国际化方面的活动会丰富一些吧?
从学生对大学的期待可以看出,大部分加拿大本土学生,尤其是白人孩子,基本都会选择申请加拿大大学,一部分不想太卷的亚裔移民学生也会留在加拿大继续深造,考虑申请美国大学的是少数。
在这种大环境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学习气氛,其实是不如国内的国际学校的。
国内的国际学校因为没有其他选择,学生们从很小就有明确的目标,我要去美国/英国读书(加拿大大学似乎总像个备选方案),人人都早早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反观身边的加拿大高中生,甚至连大学升学辅导老师都不需要,因为申请过程并不复杂,只要按着学校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完成,达到什么样的GPA,修满多少学分,学够几门大学预备课程,完成必须的service hour,总归能被某个本地大学录取。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本地大学之路上,学校老师会反复劝学生们不要学那么多,不用学好几门AP课程...... 居然还能朝着“躺平”的方向做动员!
当听说期末考试前,很多加拿大学生叫嚣着“压力太大了”、“精神要崩溃了”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感到诧异了。
这方面的感概,来自于BCIS自创的那个项目制学习方式,感觉既灵活又人性化,适合更擅长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给了他们拓展自身潜能的更好的学习方法。
最近看到的BCIS新鲜出炉的科技中心项目,让创意付诸实施成为可能,更是让我无限感慨于国内的国际学校在创新性上的脚步。
而我们在加拿大的私校,到现在还停留在向家长及校友募集捐款,用以购买3D打印机,VEX机器人软件及硬件的阶段。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抛开这些高科技产品的配备不说,连室内的空气净化器(疫情以后各个学校开始关注的)和学校的访客系统(这也导致家长很少有机会能进入学校)都要等着凑够了捐款才能置备。
创新不光表现在高科技设施上,也反映在思想上。
当学校的学生代表和校长沟通希望作出某些改变时,年过半百的校长常常会以“这是我们多年的传统”来打消学生们想做出改变的想法,更别说创新了。
事后反思,这恰恰说明了在择校时,前期的了解工作真的太重要了,从课程设置,校园氛围,到资金的获取,管理者的风格,以及是否愿意与时俱进做出改变的意愿,等等等等。能考量就尽量提前多去了解吧。
择校或者说低龄留学,还真的未必就是国外的月亮更圆。
到加拿大留学就真的样样都被国内的国际学校给pk下去了吗?
也不是。之前曾经有朋友评论得很中肯:人总倾向于觉得“得不到的、或者失去的”才是最好的。自己之前也写过,生活本身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开始新的生活,这种经历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
曾经庆幸过我们选择了走读学校,觉得不把孩子7x24限制在校园里,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接触到真实生活的机会。但现在想想,住宿学校这种形式本身也有其存在优势。
看过几部介绍寄宿美高生活的记录片,能感受到其中传达出来的讯息:当一个学生在十几岁时,既要学会和不同国家的国际生相处,又要懂得如何让自己融入另一种文化的环境中,不管这种改变是不是他自己主观所愿意的,心理压力确实是存在。
到了大学阶段,他会感谢高中的经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非常自然顺畅。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也会小小的遗憾于由于不得不改变而迷失掉了曾经的自我。
赶巧孩子也和我分享了类似这样的感受,她说,之所以自己还在可以保留原有的一些个性,是因为走读不用面临那么大的同伴压力,不用不得不马上改变自己以变得和身边的大多数一样。
而那些在国内读完高中,18岁到国外读大学时才开始经历这一切变化的学生们,由于处在相对较成熟的年龄,相比于低龄留学生,对这些现象会多些理性的判断与选择。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