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话说留学生和留学的乡愁

发布时间:2007-8-11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谁都知道,在浩浩荡荡的海外华人移民四大群体中,除了正常合法的移民外,一部分是公派人士和中资机构人员;另一部分不是合法身份非法滞留者就是非法身份非法滞留的各色华人,余下来的就是留学生了。

 黄皮肤,黑眼睛,去东方,走西方,对海外留学我们情由独钟,但在异乡的路上疾步行走,我们却时常感受到风尘仆仆的苦涩。从昔日唐僧千里迢迢取经到如今万里滔滔的五洲学子,当代中国留学生和古代的高僧一般虔诚,不只是去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学工艺,去感受异乡文明的成果,也同样是经历着一段异乡的人生转型。比如,到了国外,人生地不熟,在不断面临身份关,语言关,金钱关的冲击时,其实,心理关才是相当一部分留学生的最大难题。

  留学,本是一项专对外国人而言的重要教育投资,一般的方向总是由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学。去学什么,怎么学始终是两个重要的课题。但是,由于年轻人总是急于得到外界的承认,于是,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态来到国外留学生来到异乡后,却发现梦想了许久的留学生活与所期望的有一定距离。陌生的语言,沉重的课业,单调的生活,刻骨的思乡,只有只身闯入留学的男女才能够品咂出留学生活的千般滋味。

  跟留学生朋友聊天,他们都有一种体会:乡愁总是很远,远在家乡,远在记忆的深处;乡愁又总是很近,现实生活中随便一桩小事也会触及对故乡的回忆。

  在海外,乡愁的产生似乎不仅仅是因为跟故乡缺乏沟通交流。一名留学生告诉笔者:“其实,现在打电话很方便,特别是父母学会了网上聊天,我们每天都可以交流,还能通过在线视频看到对方,对家里和国内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了若指掌,但还是常常想家。”

  是的,尤其是对于海外华人来说,乡愁就像一张透明的网,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

  记得一些学者说过,乡愁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乡愁是人类羁旅异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所以,乡愁首先是个距离概念,离乡愈远愈浓重强烈。此外,乡愁的内容和对象往往是记忆中的昨日人与事,是个时间概念。与此同时,乡愁还是个文化概念。因为对海外华人而言,“故乡”不仅是狭义上的出生地或是籍贯地,更包括了广义的精神家园。

  乡愁,是潜藏于人心底的一种思念情绪,一旦远离故土,便会或急或徐涌流而出。乡愁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亲友、乡亲、同胞的思念;第二层是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的怀念;第三层也是最深层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精神眷恋。

  说白了,因为留学生“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样一来,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种族、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居住国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

  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奋斗有成者,乡愁也如影随形。当这些在国内被娇纵惯了的独生子女们此时此刻所经受的心理考验大多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时,以至于有些留学生完全陷入了心理恐慌之中,中途放弃学业,无功而返者也有人在,挥之不去的隐忧中,人们开始知道什么叫做乡愁。很多留学生抽空都会到唐人街吃中国菜、买中国报纸杂志或是看国产电影,那儿既是华人聚会的地方,也是满足他们“中国胃”、“中国眼”、“中国耳”的地方,甚至连讨价还价都一样,感觉上好像是回了一趟家,乡愁也得到了些许排解。

  有意思的是,这些年,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极为迅疾,于是,不少留学生的心态开始变得不平衡了。记得,80、90年代的时候,留学生回国的大多是在国外混得不好的,而现在则大大不同了,回国的大多数是功成名就者或在自己行业很优秀的精英。就像一本留学生写的畅销书上说的,为什么很多人不回国,只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回国的路不可能充满鲜花和掌声了。

  在网络上,笔者经常看到一些人,喜欢贬低中国,鄙视大陆人。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自己混得差了,又不是别人害你成这样了,说到底,都是你自己选择的道路。

  应该说,大部分出国留学的人,都属于曾经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中获利的,出国留学,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出国的初衷就是希望走捷径获得成功,当然还有就是满足个人和家族的虚荣心。事实上,留学和不留学相比,无非是多了一点外语,多了一点知识,多了一份技能而已,如果想投机取巧或拿来炫耀都是十分浅薄的。留学更重要的是学会跨文化的交流,学会重新做人,从现实挑战看,人光有学历是不够的,综合生活能力远比学历更重要些。如果人缘不好,人际关系差,再大的能力也将发挥不好。

  人的一生,大概需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花钱有花时间,弄不好还专业不对口,学习什么,掌握多少直接关系到找工作和找对象的顺利与否,留学生之所以花大量时间在海外学习,文凭专业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针对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社会需要,这样才不至于悔不当初。

  有一位留学生在被问及留学体会时这样告诉笔者,“人在异国他乡会变得特别有倾诉的欲望,而很多话不能跟周围的人说,抑或说不明白。而到网上发帖,是倾诉,是对自己生活的一个总结和回顾,也是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共鸣。我们终究是需要认同感的生物。”

  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眼下的网络世界,已成为留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留学生来说,在异国他乡会感到寂寞乃人之常情,而网络则给了他们一个虚拟的家园:通过网上看新闻,可以知道国内的变化;在网上聊天,可以与国内的亲友们保持联系。而网上的论坛则使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变得不那么艰苦与枯燥。

  留学生活的坎坷让很多人选择上网倾诉自己的故事。在海外论坛的一些帖子中,作者或事无巨细地叙述自己从踏上异国开始的点点滴滴,或挑选一段特别的经历加以详细描述,与网友分享。一位“留学白皮书”的作者也在自己的帖子里提到,写完这些内容,“感觉松了一口气,好像把憋在心里很久的话都吐出来。我必须要休息一下,好让我的灵魂赶得上我的脚步”。

  更多的留学生则选择在论坛上灌水以分享自己零散的心情。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并不像上面所出现的那些文章那么具体详尽,却也能获得宣泄。一名在西国留学的学生表示,通过在论坛上的交流,刚到西国时的孤独感已经减少了很多。“交到很多同在西国求学的朋友之后我才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孤身奋斗。”

  曾很多人埋怨说,在中国生活,受人压制。其实,老实说,很多出国的留学生,根本没什么工作经验,大多都是毕业就直接走人的,你哪知道中国社会究竟变得怎样了。笔者和一留学生交流毕业以后的打算,他毫不掩饰地说,先闯荡闯荡,积累点经验。现在这个社会,谈什么怀才不遇,都是愚蠢的。在当今世界,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能浮在社会金字塔尖上,你没有站起来,只能说明,你的能力还没有你想象的强,或者你是自以为是。所以,理智的想法是提升自己,而不要去怪社会。对企业不忠诚的人,企业不会重用,同样,对国家不忠诚,国家也会弃用。

  真的,留学既不是为了拿来向他人炫耀的浅薄资本,也不是图他国时髦的吃喝玩乐方式,主要是为了自己长知识长本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困难一定会有,因此,除了不同的文化知识的吸收外,在一个陌生的异乡,个人心态的重塑十分要紧。

  是的,漂泊也好、郁闷也罢,浮躁也好,伤感也罢,又何尝不是人生历练的情感积淀呢?

  一个人在外生活,朋友是情感的寄托,朋友多了,生活自然就容易很多。

  此外,利用假期回中国旅游、探亲也绝对是给心灵加油的不错选择。

  生活不能因种种的不如意而停止,留学所能做的只能是强迫自己适应,从学习、生活到心态,逐一按需要来调整。不管是回国谋求发展还是继续留在国外继续深造,留学的生涯必将成为青春岁月的记忆珍藏。

  真的,既来之,则安之,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来源:华夏经纬网

文章:“留学生活:话说留学生和留学的乡愁”正文完
  • 上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