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教育出现了很大的意外。
一季度澳大利亚经济意外增长0.4%,这与去年年底多个国际机构预计澳洲的经济在09年将出现衰退的情况形成对比。二是尽管全球经济深受经济冲击,但是前往澳洲留学的国际学生强劲增长。
比如澳大利亚公布的这份统计报表显示,仅仅2009年1月自费赴澳留学的国际学生注册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1.4%。这是继2008年国际学生在澳大利亚院校各类课程的全年累计注册总数增长20.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的再次突破。此前2008年在澳洲注册的国际学生人数突破54万大关,澳洲的国际教育业为澳大利亚经济创造了140.2亿澳元的收入(目前1澳元等于5.59人民币左右),成为澳大利亚仅次于煤炭和铁矿石的第三大出口贸易行业。
澳大利亚一个国家只有2000多万人口,面积为800多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08年约1万亿澳元(约为广东的2倍),人均GDP为5万澳元左右,相当于27万人民币。澳大利亚1年的教育出口收入占到GDP的1.5%左右。澳大利亚究竟通过什么方式使得国际教育业如此发达,其教育发展的理念和体制等有何特别之处,其发展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如何体现,6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教育集团)的CEOAntonyPollock,IDP教育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澳大利亚教育推广机构,1969年由澳洲政府设立,为澳大利亚全部39所大学所拥有。让我们听听他的看法。
教育出口远超出经济意义
记者:澳洲的人口不多,经济也不算发达,何以在教育出口方面取得巨大成绩?
AntonyPollock: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大批的学生从其他国家,尤其是从中国来到澳洲,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腾飞,很多中国的中产阶层崛起后,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强,其对教育的质量越来越要求的更好,所以出现了留学生井喷的情况。
这背后有2个原因,一个是新贵阶层对外国高等教育的了解越来越多,对非义务性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当然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过去100多年全球很多国家在学习英语,这位这些不同的国家提供不同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过去几年,澳大利亚成为很多学生喜欢的留学地点,有很多原因,澳大利亚有很大包容性,其高等教育源自英国的教育体制,也吸收了美国的精华部分。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澳洲学习后,回到不同的国家,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的经验会被更多的学生分享。
记者:澳大利亚外国学生有多大的比例,提供教育出口的意义何在?
AntonyPollock: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比例在20-21%之间。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国家的经济一靠农产品,二靠矿产品,从政府来讲,强调经济的多样性,政府对服务业比较重视。澳大利亚政府曾经着力推广旅游业,现在更加重视教育的输出和转化。这不仅仅为澳洲的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关键还在于通过教育,澳大利亚与很多国家建立了长久稳固的关系。
毫无疑问,留学生不仅仅对经济发展有所贡献,对于文化社会、外交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成千上万的学生来澳洲学习,他们毕业后在不同的行业工作,有的在政府机构工作,有的活跃在经济领域。他们在本国与澳洲的合作中,强化了关系的融合,不仅为更多的人了解澳洲提供了机会,也为更多的澳洲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的文化的机会。
记者:澳大利亚的义务教育是否普及到高中,其政府投入占GDP的比重有多大?
AntonyPollock: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一般说来,政府鼓励民众接受更多教育。澳大利亚目前的义务教育仅仅普及到初中为止。学生读完初中时,自己决定继续学习还是就业。不过,很少学生选择不继续学习,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读职业学院,以学到实用的技能。
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个人认为,很难把义务教育延伸到大学阶段,这样做税收体制难以支撑,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会太大。澳大利亚目前每年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5.2%,初中和小学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8%。我们不能简单比较不同的国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因为这与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人均收入等因素要考虑进来。
我认为民众自己负担一部分教育成本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政府应该鼓励民众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欧洲政府承担民众的教育费用比重高一些,个人付的比重小些,澳大利亚学生自己支付的学费占成本的1/3,政府支出的占2/3。美国学生支付教育成本的比例更高些。现在美国大学也给优秀学生高额奖学金,降低学生的教育成本。总之各国可以自己根据情况决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必要千篇一律。
普及高等教育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高
记者:澳大利亚有何教育发展经验可以供中国借鉴?
AntonyPollock:应该说是相互学习。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相比过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理念上,澳大利亚和中国还不一样。西方体制对高等教育的理解是,从比较宽泛的角度培养一个人。中国的高等教育则是在培养一个专业的人才,比如按照需求培养成工程师或者教师,着眼于专业性培养。这两种体制目前有些融合,西方也开始培养专业性人才,中国也培养的人才也更具有宽泛性。
记者:考虑上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中国目前每年有几百上千万大学生要找工作,为此中国社会上下都在帮助大学生找工作,西方国家对此是解决问题的?
AntonyPollock:找工作对于大学生的确是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大学生对于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期望,这对于个人来说是要解决的难题,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通过让更多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能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中产阶级对教育的回报期望超出了预期,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我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拿到好的文凭,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帮我带来很大的优势。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精英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即某个职位可能不需要申请人有学位,但是,由于实际情况拥有本科学位的人太多,最后还是有学位的人来填满这个职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要做的是,说服更多的用人单位招聘更多的优秀毕业生,长期来说,这对于企业的经营有积极的作用。目前的状况暂时不利于学生找工作,但对于一个国家,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经历的一个阵痛。
记者:中国也在进行教育改革,新的中长期教育计划将制定,其原则是提供人民满意的教育,合适的教育,你对此有何看法?
AntonyPollock:当一个国家60%的公民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时,这些人毕业后是存在竞争的。澳大利亚的毕业生其实和中国的毕业生一样,希望以后能赚得更多的薪水。对于个人而言,选择好的大学,或者不同的专业,是其父母也要帮助考虑的事情,但是对于政府而言,要根据具体情况,民众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到什么程度,要从实际出发。在德国,过去德国毕业生到了28岁才工作,现在则缩短了学习年限、增加了学习的强度。澳大利亚最初要求学生必须读完小学,50年前开始要求必须读完小学和中学。现在学生中学毕业后一般都去读大学。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人期望孩子上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就社会而言,其实社区也需要医生。个人认为,中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发展可以有更大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大家都相当建筑师,但是仅仅有建筑师,没有好的砌墙工,房子也是盖不起来的。
同理,没有必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经济学家,也可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这将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技术人才也是社会需要的适应的人才。
记者:中国目前的高考报名人数在减少,未来可能出现报名人数低于招生人数的情况,澳洲是否有过这个历程,如何应对的?
AntonyPollock: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是人口结构导致的,即18-25岁年龄段的人减少。在欧洲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即很多中产阶层不愿意生孩子,这导致学生数量减少。澳大利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有过出生率下降的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难测,目前澳大利亚队的人出口出生率开始上升,所以已经不存在以前的学校合并,生源减少的问题了。
记者:澳洲的教育能创外汇收入,中国的教育扩招也一度被作为扩大内需的手段,到底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挣钱的手段还是育人的工具?
AntonyPollock:这是一个有哲理性的问题。其实一个学校,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不管形势如何,学校本身是刺激经济的载体。比如剑桥大学,本身有了这个大学才使得剑桥小镇闻名遐迩。在美国,也有大学在一个荒芜的地方发展起来,而这所大学带动了一个城镇发展起来。
教育本身是个中立的东西。一个学校的存在,对当地的经济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比如一个有2万学生的大学,当地创造的就业岗位就会有20万。这是一个社会经济效应。有很多企业和机构为大学服务。大学反过来有很多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
来源:澳大利亚教育开发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