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海归博士重庆创业:1+1如何大于2

发布时间:2007-9-6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没有一个海归是万能的。

许多回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士表示,资金问题、对国内商场、市场不够了解以及工作方式的不习惯等问题,给他们的创业带来许多困难。实际上,海归带着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理念回国创业的空间巨大,为了不让这些客观问题成为海归创业、为国贡献的障碍,采取“团队”创业的方式,将个体间的优势互补,发挥1+1>2的作用,不失为海归创业的一个好模式。

1999年,国内的生物技术行业刚刚起步,曾留学加拿大并已在美国创业的姜和博士回到了并没有太多高科技企业的重庆创业。在那里,政府能拿出很好的资源和资金来支持,研发成本又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于是姜和博士选择了重庆。创业初期,他与重庆的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合作,但是由于体制问题,与这两家国企共同开发新药品的合作没有成功。

2002年姜和与谢东博士共同创办了重庆前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据姜和博士介绍,他和谢东博士是1994年在美国认识的,在排球场上,他们是多年一起打球的队友和对手。说到两个人的一拍即合,姜和博士笑道:“呵呵,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问起我在国内做什么,我当时已经回国创业,并在重庆有一定基础。后来我去参观了他在美国的实验室,几次交谈后,我请他来重庆看看这边的情况。我有起步资金和条件,他有想法和技术思路,于是,我们就决定共同来开发新药产品。”

两位海归很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摸索出了一个充分利用中国和美国双边优势发展的模式:利用美国的技术、资源、资金、市场、高端人才优势;利用中国政府的支持及成本优势;连续不断地工作——美国的白天是中国的夜晚,美国的夜晚是中国的白天,他们的工作从不间断。

合作带来好处是毫无疑问的,但毕竟两个人都是留学归国的精英,在合作中总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经常有不同意见,但是每次都有一个讨论和协商的过程,两个人都会让步和妥协,最后把问题解决好。大家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工作嘛。”分歧是合作创业的一大障碍,但是合理地解决问题、排除障碍更能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6年来,通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取得成功,如今已经在国内的生物医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姜和博士还介绍说,他们研发的3个抗艾滋病新药,第一个预计今年可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明年可能进入美国临床试验;该药临床前研究已经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和超过现有药物的优势。

都说集体的力量大,但“集体”这个模式并不是有利无弊的。留学人员要看准国内市场,通过合作创业,优势互补,兴利除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优势,为国家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两位海归博士重庆创业:1+1如何大于2”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