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成立。
一年多来,深圳先进院以其先进的学科方向、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具有优势的合作共建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学人的加入――其中2/3的青年科研骨干都是从海外归来。
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深圳先进院一下子推出了40余项科研成果,许多成就代表了国内外的一流水平。
我们的学子和海归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创造出这样的成绩,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看法――学子归国,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为此我们(以下简称“问”)采访了深圳先进院的院长樊建平(以下简称“答”)。
大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
问:到2020年,我们中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将再翻一番。那么对于海外学子和定居在外的人才来说,这近20年意味着什么?
答: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以深圳为例,2006年的人均GDP是8000多美元;如果翻两番,那就要达到3万多美元。但是,谁都看得出来,深圳的GDP要想翻两番,还靠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产业是不行的,必然要依靠科技进步,所以深圳提出创新型城市的概念。目前,深圳市有先进研究院、华大先进研究院以及马上要成立的航空航天研究院,还有目前正在准备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等。以此,在未来的几年内,深圳进行着大规模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这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所以我相信对于那些想回来的海外学人来说,从现在开始的10年将是一个黄金时期,中国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的回归。
问:如果,我现在还是一个身在国外某大学的研究员,以你个人的建议,我该怎么做?
答:我先给你讲个我自己经历的故事:今年4月我去美国,见到了很多从大陆去的老同事,我跟他们说:你现在回国,与10年以后回来差距很大。如果你现在是美国一个二流、三流大学的教授,10年以后你有可能会失业没了工作。
问:此话怎讲?
答:他们也是这么反问我。其实很简单:照现在的人才汇集趋势,下一个10年间,中国会出现国际上一流的大学。那么美国现在的3000多所大学会在十年后出现招生难的现象。因为美国现在主要的生源是来自中国和印度。近年,中国学校实力正在飞速提升,你看现在有很多学生就不选择出国了,他们可以到香港去读书――香港大学的崛起,从二流到一流,也就是10年的时间。如果10年后,中国有一批大学是一流的,那么中国还有多少学生去美国留学?亚洲周边的青年留学首选地会是在哪里?你想想看,如果美国没有那么多国际人才的支持,你留在美国教谁呢?
问:所以你建议在国外的学子和定居的华人们,只要想回来,就早点动身来占个好位子?
答:对的。假如10年后,中国有像我们先进院这样的研究所500所――嘿,这真的一点都不多,而你今天就回国发展了,那么你就有可能是未来研究所的所长、院长,企业的CTO。所以一定要认识到,中国未来的10年,因为有了经济的基础,将面临着科技的大发展,并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支撑经济的发展。
问:但是你真的认为发展环境将造就如此多的成功机会吗?我是说,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只决定于未来的大趋势,很多人考虑的还有许多细节的问题,比如老婆和家庭是否习惯、子女的教育、工作的氛围等等。以我们的观察,这些细节可能制约和拖累许多人的步伐。
答:你说的是个非常具体、经常出现的现实问题。但这也正是我想告诉他们的。中国的发展将是停不下来的。随着这些脚步,生活的环境也会变化,不能以此就放弃人生的好机会。
问:我们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机会是留给那些有长远眼光、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目标的人。对于未来的成功者来说,现在最关心的应该是对国内的发展有个正确、正面的判断,而不是太多的患得患失。你认为这些机会都会最先出现在哪里呢?
答:我最看好深圳和江浙等地。那里可能以最大的力量,率先在科技方面开启追赶世界先进的步伐,建立世界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所以你现在回来,应该说需要你的位置还是比较多的,但是10年以后可能就相当难了。
比如香港和新加坡,现在找个位置非常难。香港的香港大学、科技大学、中文大学的教师职位有多少人竞争啊!但是10年前却是很容易,当时他们大量地招聘欧美的留学人员。可以说现在内地的很多城市就是10年前的香港,机会是很多的。
“先进院”依靠归国人员撑起大梁
问:你们深圳先进院一下子拿出了40多项科研成果参加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据说好多人慕名来参观你们的机器人?
答:是啊,那几天都是人山人海的,这是国内第一次成规模地将机器人进行展览,而且不同于过去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展示,这次展览以服务机器人为主,像烹饪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可以说代表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最高水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个家庭最多买两辆车,三到四台电脑就差不多了,但一个家庭生活涉及到的机器人就很多了,按照我们科学家的设想,等我们老了以后,就会有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聊天、身体检查、教育子女等一系列机器人的参与。电脑扩展的是人们的智力,而机器人扩展的是人的体力。
问:我们知道在你的研究院里,有2/3的青年科研骨干都是从海外归来;我们也知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除了“PR(Personal Robot个人机器人)”、混合动力、低成本健康医疗都是你们值得自豪的成绩。在这些成就之上,你对未来的路有何判断?我们真能从创新上开出一条新路吗?
答:我们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中国的科技水平,在更多地了解世界的人才参与下,正在全面地由跟踪型向齐头并进的态势转变。
过去,我们国家主要是制造加工,新型的工业形态还是属于跟踪型的。比如说电视,人家搞CRT,我们也做CRT;人家做液晶了,我们也跟着做液晶电视。现在,我们正在和人家的新工业齐头发展。像我们现在做的机器人,我们的低成本健康医疗,因为全世界都是处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就能和西方发达国家齐头并进。这个就叫做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
问: 由跟踪发展到齐头并进,推动这种变化的根本要素是人力资源吗?
答:当然是人才。其中很大部分必须是了解世界水平、能和世界对话的人才。我们先进院的目标是建成三年后能够在国内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做到学术初步跟国际接轨,产业和珠三角接轨,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先进院的科研骨干,100%都是从海外回来的,几乎都在国际著名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了5到 10年;我们的青年人才,也就是博士毕业的有87位,且62%都是从海外招聘。所以无论是学科带头人还是骨干科技人员都不逊色于世界其他任何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