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事件”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外交事件,韩国媒体的歪曲报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韩警方已开始监控中国各留学生组织,并大面积调查中国留学生。
据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消息 韩国法院5月2日驳回了警方要求拘留中国留学生陈某的申请。但目前韩警方已开始监控中国各留学生组织,并大面积调查中国留学生。
北京奥运圣火4月27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传递时,一些团体企图对火炬传递活动进行干扰破坏,同中国留学生发生摩擦。连日来,不仅韩国媒体连篇累牍地指责中国,而且韩官方也再三强硬表态,要求中国道歉。
实际上,“首尔事件”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外交事件,韩国媒体的歪曲报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世界新闻报》在现场的特约记者对此感受很深。中国驻韩使馆领事赵登禹对韩媒体表示:“媒体没有报99%的好的场面,只报道了一些不好的场面。(韩国)媒体应做出准确报道。”
记者亲历事件演变
北京奥运火炬4月27日在首尔的传递基本没有太大波折,但韩媒体侧重报道了中国留学生与扰乱圣火传递的韩国市民团体间的冲突。从28日开始,韩各大媒体将之描写为“集体施暴行为”,报道题目故意选择煽动性词汇,如“在别国首都,竟然对警察施暴”、“在首尔市中心挥舞凶器的中国人”、“国家主权受到侵害的国耻现场”、“傲慢的中华主义……让人联想到纳粹捣乱”。
在市民团体和媒体的煽动和压力下,韩国政府官员也发表了一系列一边倒的强硬讲话。韩国外交部5月1日称,“强制驱逐肇事中国学生”,“今后向中国留学生和中国人发放签证时,将会进行严格审查”。曾担任多年外交官的韩国总理韩升洙称,中国学生的“暴力行为”伤害了韩国的民族自尊心,“必须采取法律、外交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4月27日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和平广场,亲历了当日情况。韩媒体报道不仅有失偏颇,而且内容也不属实。27日在奥林匹克公园抗议圣火的主要是“基督教社会责任”和“北韩人权团体联合会”等几个非主流市民团体。这些团体几天前就开始在这里预演“抗议”活动,并声称在圣火传递当天会有事情发生,以此吸引媒体注意。
在圣火传递仪式开始前,奥林匹克公园广场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都是很有秩序的,本报特约记者看到,学生们不仅自带垃圾袋,还高呼不要乱踩草坪。尽管在广场附近有“抗议”者挑衅,但学生们保持着克制,没有任何过激行为。
在圣火传递出发后,欢迎人群正要离开,但广场对面马路边上“抗议者们”的反华口号越来越嚣张,模拟中国武警殴打“脱朝者”的场面更是令每个爱国青年感到愤怒。在此情况下,留学生人群开始冲破警察的人墙,直至“抗议者”车下。韩抗议团体成员首先向留学生投掷物体,但是韩媒体上看到的都是留学生向他们扔东西。抗议团体将事先准备好的栽赃用的大铁钳、钢管和石块递到现场,供记者拍摄。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目睹了这一切,而且网上公开真相的照片也说明了一切。实际上,早在冲突发生之前,丑化中国的韩国抗议者就已经将“凶器”大钳子抱在胸口表演。
媒体煽动反华情绪发酵
尽管证明事实真相的照片已经公开,但是一些韩国媒体却用一个“荒唐”将其挡开,不愿承认真相。5月3日,韩国国家广播电台的一期讨论节目中,有学者竟毫不负责任地诬陷称,中国官方有意策划了本次暴力事件,并将中国同希特勒治下的德国相提并论。
韩国媒体和市民团体煽动的反华情绪发酵。网上充斥反华的帖子,中国留学生联合会干部的信息,被非法公开在网上,不少中国留学生收到了威胁电话和短信。记者的一个韩国朋友也于2日打来电话,告知近日要注意安全。近日民意调查显示,10个韩国人中有9人称中国形象变差了。
中国驻韩大使馆学生处工作人员指出,一些反对奥运的团体先用过激语言和行动挑衅学生,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一时不能控制情绪,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也是可理解的。对于少数留学生投掷矿泉水瓶以及和对方发生肢体冲突的行为,韩国媒体将其定性为“中国学生的集体暴力事件”,完全夸大和扭曲了事实本来面目。
新闻分析/ ANALYSIS 谁在背后煽风点火
此次“圣火事件”需要从多种角度去解读和分析。从个体利益上说,干扰圣火的团体完全是为了私利,借机扩大影响,以捞取好处。在韩国有着全球闻名的暴力示威文化,训练有素的职业示威组织者专门策划如何在示威中制胜。而无辜的中国留学生事前并不了解这一点,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
其次,韩国国内本来就有一股反共、反华势力存在,所以这些小团体制造的舆论很容易得到呼应。这些人因历史上原因“感到自卑”,同时又因为自身经济实力的膨胀而感到狂妄。这股势力很不愿意看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于是,站在保守势力一边的媒体有意夸张冲突,似乎圣火传递的盛况和警方的努力都没有发生过。
再次,韩国政府不仅没有灭火,反而迅速站出来称中国留学生的“暴力示威”伤害了国民的自尊心,这也是有原因的。李明博执政不到3个月,经济恶化,支持率一路下滑。李明博口口声声要恢复牵制中国的韩美同盟,还一口答应向美国开放韩国的牛肉市场,国内示威游行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亲美日的韩国政府,通过煽动仇华情绪,不仅可以转移对国内危机的注意力,也可以为强化韩美、韩日同盟寻找更好的借口。于是,原本仅仅是一个治安事件,却层层拔高到刑事案件和外交事件。(驻韩国特约记者赵海兵李天语)
《世界新闻报》
供稿:未名空间(www.mitb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