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小型招聘会上,数百名留学生将场地挤得满满当当,记者发现,一些名校“海归”面临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显得有些失落,对此业内人士提醒,留学生回国求职千万别让自己的“海归”身份成为包袱。
尽管昨天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但这场留英校友的小型招聘会却是热火朝天,二十几个招聘摊位前,几乎个个都排起了长龙。刚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拿到硕士学费的史卓斌和牛超群结伴而来,他们告诉记者,本来毕业后也想在英国看看是否有工作机会,“但金融危机一来,他们本国的人失业都很多,我们留学生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两个人于是回国找工作,史卓斌表示,出国留学一年共花费了30万元,很希望回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找了几个月都没有发现合适的岗位。
记者发现,10日来招聘会的顶尖名校学生并不少,他们的期望值也不低。从杭州赶过来的小何告诉记者,自己本科读的是浙江大学,出国了拿的是曼彻斯特大学管理专业的硕士文凭,一直走“名校路线”的他,去年回国后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没想到一年下来仍没有找到工作,情绪也有些低落,但当被问及薪水期望值多少时,小何回答“至少5千元”。
10日的招聘会上还开设了一个心理咨询摊位,引来不少求职受挫的“海归”前来咨询。“‘海归’在求职上很容易出现期望值与实际情况落差过大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困惑或者低落的情绪。”华东师大心理学硕士殷先生表示,不少海归都认为留学付出了比他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就要得到相应的收获,但是在目前工作难寻的形势下,这种心态却很容易成为求职的一个包袱。
英领馆文化教育处教育官员姚美英则建议,“海归”求职暂时受挫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她举例,现在英国不少深造课程都是“三明治课程”,读书中有一段时间会安排就业实习,中间就有很多不错的岗位,这其实也是“曲线求职”的一个好机会。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