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怎么办,难道大好前程就这么断送了?”卢好(化名)的母亲泪流满面,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省吃俭用送孩子出国读书,没想到,现在却接回了个心理病人。3月3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医院副主任赵宏表示,今年春节后,她已接诊了十多个“留学病”患者。
重压之下,他陷入抑郁……
[病例]从沈阳到纽约读高中的卢好,在刚去美国的头两年,连续获得各类荣誉。在这之后,他每天都在担心功课不够好,怕被同学嘲笑。久而久之,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的学习效率急剧下降,睡眠质量越来越差,成了离群索居的“怪人”。最后不得不被父母接回国内,向心理医生求救。
[诊断]这是典型的“留学成就抑郁症”,由于升学压力过大,竞争激烈,留学生往往对自己信心不足,常常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如果心理素质较差或不善于自我疏解,则很容易患上这种心理疾病。
追求完美,她难以招架……
[病例]楠楠在纽约一家高中读书,成绩不错。一向“心比天高”的她,近来常常呆在屋里,一遍遍数着那几张银行存单或美元。
在沈阳,楠楠可是大家心目中的“公主”,家庭条件优裕,成绩好,人漂亮。到纽约后,刚开始她表现挺好,后来因学习紧张,加之她还找了份工作,根本没有太多放松时间。渐渐地,她发现自己难以招架,不能像在国内那样很容易便在全班拔尖了。
[诊断]楠楠患上了“强迫症”。从心理医学上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原因,比如自己有过高的愿望与目标,个性上追求完美,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
陌生环境,他恐惧社交……
[病例]张强(化名)是东京一所高中的留学生,性格内向。刚到东京时,由于爱斜眼看同排的一位日本女生,引起了对方反感,调换座位后,仍无法改变这种行为。老师说,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同学说话。
[诊断]内向的中小学生在青春期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惧怕与人交往。特别是留学中的中小学生,独自到陌生的环境,缺乏与亲人、朋友的交流,如果再发生一些“创伤”,就更容易引发社交恐惧,甚至会造成心理崩溃、罹患精神分裂等严重心理疾病。
专家建议:18岁之后再出发
赵宏建议:独自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对一个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中学生因为无法面对升学压力而选择出国留学,这本身就是一种逃避压力的心理行为,如果到了文化环境都不熟悉的国外,便会发现很难适应。孤独、无助,压抑,委屈、挫折感会不时围绕他们,但连倾诉的对象都很少。于是许多小留学生逐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引发形形色色的“留学病”。
出国前应考察孩子是否具备留洋的心理条件,一般来说,最佳的“文化迁徙”时间为18岁以后。孩子出国后,也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多沟通、引导。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