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要“量体裁衣”

发布时间:2012-6-14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类似王宇这样的情况在2000年前后的小留学生中并不罕见。不少小留学生的父母倾其所有,甚至举债将孩子送出国门,而小留学生们自己对学业毫无规划和准备,到了国外,也是在中国人开办的语言学校学习,成天和年龄相仿的中国学生在一起厮混,连语言关都过不了,自然也没法进入正规的大学。有的因为觉得学业无成愧对父母,走上了打黑工或是其他歧途。

    “出国留学到底好在哪里?留学的目的何在?这是家长尤其是学生一定要考虑清楚的问题。”“60后”海归博士陈先生认为,“对留学的好处既不能夸大,也不应该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因噎废食。留学肯定是有好处的:不同的文化,更加包容自由的学术环境,更先进开放的视野,但是再好的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也只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而不是成功本身。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付出,又怎么会有收获?这本来就是要量体裁衣的一件事,一要量家庭的财力,二要量孩子的能力,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这几年,海归的光环在一次次的媒体报道中渐渐褪去:据新华网报道,国内某留学中介机构发布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显示,“海归”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许多受访“海归”表示,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他们对薪金的要求也趋于理性。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世界人力资源实验室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超过35%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了错。
   
    于是,在“海归”之后,又涌现了“海找”、“海待”等新名词,意即“海归”没那么吃香了,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按理说,接下来媒体应该报道留学热由热变冷之类的新闻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留学热不仅没有变冷,相反越来越热。

    一位上世纪80年代出国的“海归”博士告诉记者,他发现他当年没有出国的大学同学的孩子很多都出国了,尽管他们中很多人自己就在国内高校任教;他认识的很多教育部门官员的孩子也都出国了,尽管他们自己在做报告的时候还在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成绩斐然”。

    一位高校教师更是态度鲜明:“有条件的家庭,为自己着想为孩子着想为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着想,都该送孩子去英美这样的国家学习。我在国内高校(还是名校)做了十多年的老师,对中国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培养人才的过程越来越失望……更失望的是目前的师资与课程的设置。国内的职称评审制度实在是太烂,对送审论文的学术鉴定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鉴定的专家自己的学术水准也是有问题的,还有就是这一过程充满了大量的中国特色的关系条子,有学术头衔的老师并不一定有学问。再者学生几乎没有啥选择机会,根本学不到他最想学的科目与知识,开设出来的选修课,任课老师也都是半路出家,一知半解地照本宣科。”

    早在2005年底,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搜狐网,进行了一次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006份。而这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然让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
   
    公众认为基础教育领域里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德育、体育,高等教育里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学教育质量滑坡。68.9%的公众表示对当前大学的教育质量很不满意、不太满意;64.5%的公众表示对当前学生的综合素质很不满意、不太满意;53.9%的公众对“学校的师资水平”持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态度。

    2011年3月1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在京发布,教育蓝皮书称:与前两年相比,我国主要城市的公众教育满意度有所降低,处于“比较满意到不太满意之间”的状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留学要“量体裁衣””正文完
《留学要“量体裁衣”》的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