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本质是一个锻炼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过程,不可能事事顺利,但通过“预演”性质的游学,能让年幼的孩子提前了解日后留学生活中可能遇到学习、语言、社交等难题,体验远离家人独立生活的过程,都将帮助他们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留学。另外,不是所有人日后都有机会留学,通过这些体验式项目,用相对低的费用入读哈佛或耶鲁,学生将获得一段在世界顶级名校体验及学习的宝贵经历,这对他们设定人生目标及规划都将带来启发作用。
留学群体基数的日益壮大,也让“留学低龄化”愈发成为潮流。九月,更多的未成年“小留学生”即将远渡重洋,奔赴“留学首选国”美国,踏上自己少小离家的求学之旅。
留学机构“暗战”中关村,“察颜阅色”是关键
欲问留学产业有多热,请上“村”里走一遭在北京,以传统电子产业蜚声海外的“中国硅谷”中关村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宏大的产业转型。
下午1点,午后灼热的阳光下,各家“阵营”的销售人员依据路人相貌锁定潜在客户,殷勤递上传单;拉着三轮车出来的小贩卖力推销涵盖TOEFL、IELTS、SAT在内,所有出国考试必备科目的盗版教辅书籍村里夏末秋初这一处风景,也成为各路商家围绕中国大陆这一风生水起的留学市场,展开明争暗斗的一个剪影。
一位街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年初制定的新战略,除年轻人外,公司在目标客户的圈定上,会更多考虑那些有着优厚经济实力,同时又有高端教育需求的成熟家庭,因此沿街推销会更多关注那些携带孩子出来的群体。“当然(孩子)也不能太小,只要不是牵着手的,看起来初中大小的就挺合适,我们会针对家庭条件的不同,给客户提供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出国留学一条龙服务。”
对于这种愿者上钩、“钓鱼”式推销能够收到的有效反馈,这位销售人员的回答远超记者预料,“差不多十个里面有三、四个吧,尽管竞争还是激烈的,但是现在真的比往年好做了”。
据悉,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成为小留学生,留学低龄化开始成为主流。而针对全国14个城市、17500多名学生及家长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学生最感兴趣的留学热点国家前五位分别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前三名中,美国占比33%、英国17%、澳大利亚14%。从国家选择上来说,美国留学更加炙手可热。
另外,目前大陆各所公办优质初、高中开设的国际课程班,极大转变了以往国际教育领域被私立学校垄断的局面,业已成为大陆学生出国留学的重要渠道。
“这些针对尚未成年的初中生开设国际课程的高中,在定位上我们都称之为国际高中。目前北京开办国际班的学校多,形式多,但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都由中方课程、语言课程和外方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与留学目的紧密衔接。若目的地是美国,像SAT、AP这些肯定要有涉及。像人大附中、北京四中这些公立校现在都还成了AP考试考点。我们(留学机构)都很关注这一市场。”陈顾问表示。
在留学热潮带动下,仅在北京地区,就有10%的中考毕业生选择高中里的国际班,业内普遍预计,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比例还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国际班的办学热潮,正在从北、上、广等热点一线城市向全国蔓延。
小留学生及其家庭成长的期盼和烦恼
美国何以成为留学首选国?2011年留学调查显示,教育质量和文化氛围已成为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国的两大首要考量因素,各占近30%的比例。而在院校选择方面,专业排名和就业前景两者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在大陆,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国内教育资源有限,优秀学生太多,还不如“曲线救国”,到国际高中学习国际课程。
“出国要趁早”,但是早出国真的能收获成长?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关于小留学生生活糜烂、奢侈消费、聚众赌博、甚至违法犯罪的负面报道不时传回中国,也不得不让家长担忧起低龄留学的风险。
与高考成绩不理想,进而选择出国的高中生群体不同,再小一点的孩子往往被家庭因素所左右。由于这类小留学生的决定权更多掌握在家长手中,因此在选择国家、学校时,家长的意志显得尤为突出,“被留学”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在不是自己意愿驱使的留学生涯中,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作为一名过来人,上海律师戴先生用自己的曲折经历告诉记者,为了尚未成年的孩子,家庭所做出的努力往往超出想象。
戴先生的孩子戴竹今年12岁,尚是贪玩的年纪,却早已被家里规划好了人生道路,稚嫩的面孔一脸严肃在大陆读完六年级,参加SSAT考试,接着被洛杉矶地区一所私立学校录取,家里甚至连将来的高中都替他考虑好了。
“说到底,还是不放心,想时刻都能看的到、管的着他。”因为赴美“陪读”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F2陪读签证”中“夫妻任何一方的身份合法;夫妻双方有足够的资金证明能够承担在美国期间的所有费用”的要求,十多年之前,“高瞻远瞩”的戴先生就开始为此拼搏选择、从事带有国际背景的公司和职业,以及努力赚钱,“我当时就两个念头,首先孩子一定要去美国读书,第二为了他我必须挣足1000万。”
目前,戴先生已经辞去在国内的工作,即将在9月初启程赴美,开始一个家庭的陪读生活,据他所说,像他这种情况的家庭其实不在少数,下一步基本上也只有移民这一条路可以走。
戴先生的情况也许是个案,但在他之外,那些远离父母视线,缺乏自制力的小留学生们如何在缺失管教的开放环境中健康成长?少小离家与“成长的烦恼”共生,让人难以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