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海归人员的待遇不如从前,社会舆论也不乏理性的分析和提示,但留洋潮依然逆势而上。有报道称77%的学生或家长明确表示留学投资很值得。事实上,囿于国内教育的短板,学生或家长选择留学的思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成功就业”和“身份标签”到 “英语能力提高”、“思维方式的改变”、“就读院校有实力”、“专业知识的提升”等的综合认识,我们看到投资取向和教育思维已经更加理性而明智。
“海龟”成“海带”,一些人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处于低薪的初始阶段徘徊。“海归”的身份光环已经渐渐蜕去,市场的法则让就业市场变得更加理性。“海归”这个特殊群体,寄寓着国人的太多期望和情感,其在就业市场的走向也让人感到心中有种酸楚的味道。于当事人来说,难免有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感慨,对于热衷于出洋留学的后来者,可能有一种提示作用,而对于反对者来说,或许认为这是留洋热回归理性的一个契机。
如果单纯从市场的层面或可解释,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一是海归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后,整体素质难免会有所下降;二是很多留学生语言不过关,缺乏适应能力、表现糟糕,难以适应国外开放式教育;三是学历、资质造假屡见不鲜,特别是唐骏的学历涉嫌造假被媒体公开后,海归的整体形象急剧下降;四是企业不再“迷恋”洋文凭,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重能力轻学历”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唯文凭论”和“唯留洋论”已经鲜有市场,海归在国内的遭遇,跟国内大学生的情况,其实殊途同归。
教育的功利化,不仅体现在教学上,也体现在读书的目的性上,教育被市场因素绑架,就业前景左右了专业的设置及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围绕市场转,让大学精神和教育内涵都变得极为浅薄而功利,“读书不就业,请我都不来”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和教育价值。“读书无用论”则甚嚣尘上,在这种语境下,留洋热还方兴未艾,就足以说明,支撑留学的动力已经由最初的跟风与仿效,变得更加理性而长远,这既是教育本质的悄然回归,也是对国内教育的直接抗议。
就业的好坏不是判断“海归”得失的价值坐标,因为这样的指标意义过于短视和功利。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才是投资教育的原动力。因而,在教育成果的评判上,理应更加全面而长远。因而,海归成海待不是嘲笑留洋得失的由头,而是反思整个教育功能的一个契机。如果说这会带来某种理性的改变,应不是对留洋的否定,而是让留洋在肯定中实现质量提升,并带来整个教育认知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