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应正视勿将留学当候补

发布时间:2017-3-20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还有不到九十天的时间就要高考了,面对各个考点的人山人海,教育规划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关于高考与留学如何取舍的问题一度热炒,众说纷纭,但在当下高考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占据“垄断”地位的态势下,没有哪种说法能够力排众议让大众形成共识。

近几年,留学市场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理念,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出国深造开始成为绝不亚于高考的另一条出路。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家长“重学”的传统理念,反而促进了中国留学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消费现象让出国留学机会不断增多,各国出国门槛也在调整并降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刚性消费需求。

据了解,现在大多数的出国留学人员,在留学前一定有过“是自己动手准备申请的材料,还是花上不菲的费用将这些复杂的工作交给更有经验的留学机构去做”的困惑,二者各自的利弊也左右了选择上的难度。随着留学市场的深化,更多的国外名校开始在个人材料上追求个人特色,统一包装形象的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削弱。但无论如何,留学都不是一个短期就可以拍板的话题,留学当中蕴含的一些要素已经成为硬性需求,往往缺一不可,而这些要素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准备齐全的,所以“临时抱佛脚”的成功率很低,而且即使侥幸成功也未必将来都会顺风顺水。

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看来,留学似乎可以作为高考失利后的候补出路。事实上先看高考生成绩的好与坏,再决定要不要出国留学是一个相当大的误区。专家表示,以美国的大学为例,美国大学在考量申请人的时候会综合考虑高中平均分、排名、高中教学质量、托福成绩、SAT成绩、学生个人背景等。美国大学要提前一年报名,在高二成绩出来时即可开始申请。排名前50的学校基本要在高三这一年的11月底到12月初截止,不能晚于这个时间。另外美国的申请需要准备文书和申请材料,文书的制作非常重要,往往申请名校的学生各项成绩都相差无几,能不能从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完全取决于申请文书的文采和内容。所以准备最充分的学生,往往在高一就确立了出国留学的目标,高二将办理工作正式提上日程,确定合适的机构开始办理,或者自己规划时间开始准备申请事宜,所以仓促准备肯定赶不上日程安排。

所以留学之前规划周期的长短,往往决定了准备工作的细致与否,在当前出国留学逐渐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学生的出国留学规划已经成为大众研究的主题,如何在高中阶段就打好基础,为出国留学做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为了出国临时抱佛脚,出国留学是长期规划准备的积累,这样孩子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国家、院校及专业,而不是为了出国而出国。

文章:“出国留学应正视勿将留学当候补”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