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海归”中国有一套(9日)

发布时间:2007-5-23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法]柏槟文 陈源川译

  当大多数中国人正享受美好的周末和假期时,夏檬(音译)还在实验室里忙个不停,她领导的基因治疗研究小组目前正在研究世界上第二种基因治疗的抗癌药物,第一种已由深圳另一个医疗小组研制成功。夏檬踌躇满志地说:“自这种药物问世以来,世界看中国的眼光都改变了。”她很清楚,她的工作将使中国跻身世界基因治疗学的前列。
  
  夏檬属于中国时髦的“海归”一族------这是人们对学成回国的留学生的称呼。它一语双关,不仅意味着“回到祖国”,还同中文里的“海龟”谐音,而海龟自然需要回到它出生的那片海滩。夏檬今年38岁,受过典型的法式教育。她1995年在巴黎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居里学院的埃蒂安--埃米丽*博利教授。1997年,夏檬因家庭原因回到了中国。
  
  在北京,她完全没有考虑去国有单位求职,那里的体制让她觉得太陈旧。为此,她拒绝了去中国最好的医院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的工作机会,而选择了一家丹麦医药公司,出任该公司研发中心的“高级技师”。这份工作持续时间并不长,夏檬再次由于家庭原因离开了北京,到上海同丈夫团聚。
    
  在上海,夏檬对工作环境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首先,在外资企业的那段工作经历并未使她感到满意。她说:“外企的工作往往使中国职员受到限制,因为那里的领导职位不太可能落到中国人头上。”其次,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对研究人员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改变,国有研究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归,纷纷推出优惠政策。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夏檬接受了一家上海本地生物制药公司的聘请。这家公司位于浦东新区,拥有一个生产基地和一个研究中心,夏檬担任公司研究中心负责人。该公司不惜重金招募贤才,支付的月薪甚至高达两万元(有的“海归”每月能挣到3万元)。相对于中国平均工资水平,这样的薪水已经非常诱人了。此外,这家公司还为员工解决了在上海的合法居留(在中国叫“户口”)问题,并且为员工的配偶解决就业问题。这些都是当今中国吸引人才的主要策略,尤其是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上海市政府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目前已吸引了4.5万名海归。
  
  中国留学人员的“归国潮”已成为时尚,尤其是从美国回来的人最多。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已经没有人才外流的现象,但外流的人才确实正在逐渐减少。由于受到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诱惑,海归现象愈演愈烈,仅2002年回国留学生就达17945人,而2000年和2001年这一数字分别为9121人和12243人。
  
  这些留学人员回国后,看到了一个与他们印象中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全不同的科研环境。一切都改善得很快!据统计,2001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资高达6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标准,比1994年几乎翻了一番。
  
  上海成了中国的样板,市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拥有26个新技术中心的网络,汇集了1300家中小企业,员工总数达20400人,其创造的科研成果让许多外国专家赞叹不已。
(摘自法国《世界报》)
文章:“吸引“海归”中国有一套(9日)”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